[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手机壳装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2047.7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1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袁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智创华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86 | 分类号: | B29C64/386;B33Y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机壳 装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壳装饰的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种3D打手机壳装饰的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制造业领域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是指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物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或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数据,通过材料的精确3D堆积,快速制作任意复杂3D物体的新型数字化成型技术。目前应用较多的3D打印技术,主要有光固化立体印刷、熔融沉积成型、选择性激光烧结和三维喷印等;由于近年来3D打印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全球正兴起一轮数字化制造浪潮。提出3D打印技术是实现数字化制造的关键技术。虽然3D打印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在产品设计、复杂和特殊产品生产、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已经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随着手机技术的日益发展,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手机壳做为一种保护和美化手机的产品,手机壳的材质、外观、舒适度、成本将会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产品的个性化。然而,现在大多手机壳是统一规格、批量化生产,消费者很难直接选择到满足自身要求的手机壳。并且,这种批量化的生产方式往往造成大量材料浪费,不利于节约资源和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3D打印手机壳装饰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手机壳装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手机壳装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基本手机壳数据库,通过采集当前市场出售的各种手机壳规格和数据,建立基本手机壳数据库;
步骤2,建立装饰品数据库,通过采集当前市场出售的各种装饰品规格和数据,建立装饰品数据库;
步骤3,建立装饰品在手机壳分布的数据库,通过采集当前市场出售的各种成品手机壳规格和数据,建立装饰品在手机壳分布的数据库;
步骤4,初步建立模型,用户通过终端在数据库中选取装饰品,并按照装饰品在手机壳分布规则初步建立模型;
步骤5,检测、修改生成的初步模型与确定最终模型;
步骤6,设定3D打印条件与打印参数;
步骤7,控制3D打印机的升降平台;
步骤8,准备3D打印材料,将打印材料加入到3D打印机中;
步骤9,3D打印机控制手机壳的制备,3D打印机根据手机壳数据,并经过3D打印机喷嘴对热塑性材料进行扫描,使材料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顺序固化,同时控制升降平台的移动,使液态打印材料逐层固化,得到固化手机壳;
步骤10,冷冻成型,将打印出的手机壳立即采用冷阱冷冻成型;
步骤11,后处理,对成型的手机壳表面进行抛光、打磨及喷漆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所述手机壳数据包括手机壳的纹理、颜色、材料参数及款式。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所述装饰品参数包括装饰品的纹理、颜色、材料参数及款式。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所述装饰品在手机壳分布的参数包括装饰品在手机壳中的位置、角度、方向参数。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所述终端是具有手机壳数据库、装饰品数据库、装饰品在手机壳分布数据库,并具备装饰品在手机壳分布规则的模型建造软件程序。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所述检测、修改生成的初步模型及确定最终模型包括检验手机壳模型的可行性,若可行,则确定为最终模型,若不可行,通过修改模型参数直至可行。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6中所述打印条件与参数包括手机壳材料、手机壳体积、手机壳三维点云、打印机类型、波长、光束质量、激光扫描速率及路径。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3D扫描仪采取多点测量,形成上万网格点,更加精准地获取手机壳、装饰品及装饰品分布信息,并通过建立初步模型进行数学运算,获取最佳手机壳参数,提升了手机壳的舒适性及美观度;给用户一个自行设计手机壳装饰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装饰品并设计手机壳的颜色、纹理、款式等,提升了产品的个性化。同时本发明采用3D打印技术,将手机壳装饰品一体打出,装饰品与手机壳之间连接可靠,解决了装饰品易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智创华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智创华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20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压泵及净水机
- 下一篇:一种IXPE片材的接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