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生物识别模块的门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2295.1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0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考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李帅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生物 识别 模块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生物识别模块的门锁。
背景技术
门锁,加在门、箱子、抽屉等物体上的封缄器,要用专用的钥匙才能打开。门锁的分类很多,在各个场合对门锁的要求不一样,普通家庭一般用防盗门锁,安全性高而且价格比较便宜;在一些高端场所、保密机构会用到密码锁、指纹锁,安全性很高、价格昂贵;许多公共场合都使用了玻璃门,因此对玻璃门锁使用会比较广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室安全防护的需求日益迫切。指纹电子门锁因为其能让人们摆脱物理钥匙的束缚,所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然而,指纹的可模仿性,使得门锁的安全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现有的装置,在进行电池的更换的过程中,因为装置等原因,导致更换电池繁琐,并且频繁的拆卸,对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指纹的可模仿性,导致装置的安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生物识别模块的门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生物识别模块的门锁,包括门锁本体和密码输入模块,所述门锁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面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门锁本体正面的上方安装有警示灯,所述门锁本体正面的中间部位安装有密码输入键盘,所述门锁本体的正面安装有指纹采集器,所述密码输入模块的输入端与密码输入键盘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密码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密码记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密码记忆模块的输出端与密码对比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密码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执行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指纹采集器的输出端与指纹扫描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指纹扫描模块的输出端与指纹储存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指纹储存模块的输出端与指纹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指纹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执行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指纹采集器位于密码输入键盘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位于安装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执行模块的输出端与警报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警报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警示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带有生物识别模块的门锁结构简单:
1、通过在装置内开设有安装槽,并以安装板的形式插入或者抽出,在安装板上开设的安装腔,能够满足对电池的安装,并且安装板的插入或者抽出便捷,能够及时的做到对电池的更换,保证了安装板的完整性,避免了对其造成的磨损影响到对装置的使用;
2、通过密码锁和指纹锁的结合,利用两者共同管理门锁的开启及关闭,必须在两者均满足的条件下,才能够打开门锁,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降低了别有用心的人进行偷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中:1-门锁本体;2-安装槽;3-警示灯;4-密码输入键盘;5-指纹采集器;6-安装板;7-凹槽;8-安装腔;9-密码输入模块;10-密码记忆模块;11-密码对比模块;12-指纹扫描模块;13-指纹储存模块;14-指纹对比模块;15-执行模块;16-警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生物识别模块的门锁,包括门锁本体1和密码输入模块8,所述门锁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内装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正面的一侧开设有凹槽7,所述门锁本体1正面的上方安装有警示灯3,所述门锁本体1正面的中间部位安装有密码输入键盘4,所述门锁本体1的正面安装有指纹采集器5,所述密码输入模块9的输入端与密码输入键盘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密码输入模块9的输出端与密码记忆模块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密码记忆模块10的输出端与密码对比模块11电性连接,所述密码对比模块11的输出端与执行模块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22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