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挡圈与轮辋的配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2670.2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5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赖建辉;林资源;宁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00 | 分类号: | B60B21/00;B60B21/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合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挡圈与轮辋的配合结构,轮辋的外周面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环形的凹槽,凹槽具有一底面和连接该底面的两第一侧面,并在该轮辋外周面形成近轮辋外侧的外台阶面和近轮辋内侧的内台阶面;挡圈具有一环形的垂直凸部,并由该垂直凸部在该挡圈朝向轮辋外侧的外侧面上形成环形的第一台阶面,垂直凸部具有一顶面和连接该顶面的两第二侧面,该垂直凸部能与所述凹槽相适配,该第一台阶面能与轮辋上的外台阶面相吻合接触,挡圈为一体成型制造。本发明所述的挡圈不带尾巴结构,不会对轮胎造成磨损,且挡圈为一体成型制造的单件式,减轻了车轮的总体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还有助于车轮各部件的连接、配合与安装,提高车轮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挡圈与轮辋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有内胎车轮按结构形式一般分两件式和三件式车轮,两件式包含轮辐、轮辋和挡圈,三件式车轮包含轮辐、轮辋、挡圈和锁圈,两件式车轮由于比三件式车轮少一件锁圈,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用户更愿意使用,但两件式车轮的挡圈由于有一个尾巴结构101,尾巴结构101的目的是安装轮胎时,让轮胎脚趾压在挡圈尾巴上,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挡圈飞出事故,如图1所示。但由于挡圈尾巴结构101的存在,轮胎再压上该部位时,由于受力的作用,往往造成轮胎脚趾过早的损伤,严重时甚至造成轮胎脚趾破损、漏气,造成轮胎无法使用。
如图2所示,三件式车轮由于挡圈102和锁圈103两者组装后占用的宽度较两件式的挡圈占用宽度大,因此,当三件式结构车轮标定宽度A1达到标准结构两件式车轮标定宽度A时,则轮辋宽度需要加长约10mm;若要确保产品安装尺寸偏距H1则轮辋会超过轮辐风孔处,导致合成外焊缝104无法焊接。如要确保合成外焊缝104可进行焊接则需将轮辐加高即偏距H1加大,加大后车轮总宽度K则随之加大,这样安装又会导致轮缘处干涉到汽车其它零部件而无法使用。
三件式结构车轮的挡圈部分为挡圈与锁圈组成,两个零件重量比单件挡圈的重量增加约3kg,在确保轮胎宽度的前提下,轮辋宽度增加,增加了重量,最终导致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挡圈与轮辋的配合结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挡圈与轮辋的配合结构,所述轮辋的外周面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环形的凹槽,该凹槽具有一底面和连接该底面的两第一侧面,并在该轮辋外周面形成近轮辋外侧的外台阶面和近轮辋内侧的内台阶面;
所述挡圈具有一环形的垂直凸部,并由该垂直凸部在该挡圈朝向轮辋外侧的外侧面上形成环形的第一台阶面,该垂直凸部具有一顶面和连接该顶面的两第二侧面,该垂直凸部能与所述凹槽相适配,该第一台阶面能与轮辋上的外台阶面相吻合接触,所述挡圈为一体成型制造。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朝向轮辋内侧的内侧面上设有能与所述轮辋的内台阶面形成过渡衔接的下凹的弧形过渡面。
进一步的,由所述垂直凸部在所述挡圈朝向轮辋内侧的内侧面上形成环形的第二台阶面,该第二台阶面能与轮辋上的内台阶面相吻合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的外侧面上凸设一水平凸部,所述第一台阶面为该水平凸部的下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垂直凸部的一第二侧面互成90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垂直凸部的另一第二侧面互成90度。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截面为方形,所述垂直凸部为方形。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2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形车轮及传动装置
- 下一篇:驻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