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控不可逆相变多孔液态金属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2911.3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7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汪鸿章;国瑞;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8/00 | 分类号: | C22C28/00;C22C1/08;A61L24/00;A61L24/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控 可逆 相变 多孔 液态 金属材料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温控不可逆相变多孔液态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液态金属内部有多孔结构,多孔结构中含有气体,常态为液态,降温或者升温都能够由液相变为固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控不可逆相变多孔液态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为镓基系列合金,所述气体为氢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控不可逆相变多孔液态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是降温至凝固点,所述升温是升温至50摄氏度或以上,常态是指室温常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温控不可逆相变多孔液态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软金属的强度受酸碱度控制,当在碱性环境下,强度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控不可逆相变多孔液态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升温后密度减小,使得能够漂浮在水面和乙醇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控不可逆相变多孔液态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在静置条件下,随着时间推移,经过3-5小时后,液态逐渐变为固态。
7.权利要求1所述温控不可逆相变多孔液态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液态金属表面铺撒微纳米铁粉颗粒,之后加入盐酸直至完全浸没液态金属,搅拌使得铁粉完全消耗,并通过磁场分离去除掉低磁性的液态金属,获得强磁性液态金属;
步骤2:强磁性液态金属在盐酸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大量氢气,通过加热强磁性液态金属使其膨胀形成多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温控不可逆相变多孔液态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液态金属和微纳米铁粉颗粒的质量比为(10:1)~(2;1),盐酸足量;磁场强度50高斯以上,吸附强磁性液态金属,弱磁性液态金属返回步骤1中继续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温控不可逆相变多孔液态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得到的材料中微纳米铁粉颗粒质量含量为15%。
10.权利要求1所述温控不可逆相变多孔液态金属材料作为血管堵塞、药物输送材料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29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