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亲水玻璃自洁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3040.7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8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许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乾帛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201/00 | 分类号: | C09D201/00;C09D5/24;C09D7/12;C03C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玻璃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亲水玻璃自洁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玻璃超亲水涂料领域。
背景技术
自洁玻璃是泛指在玻璃表面上涂抹一层特殊的涂料后,使得灰尘或者污浊液体(包括含水,甚至含油的液体)都难以附着在玻璃的表面,或者比较容易地被水(或者雨水)冲洗掉,这样玻璃表面非常容易保持清洁,减少了清洁玻璃表面的麻烦,也可以节省日益匮乏的水资源。
这种特殊的涂料就是所谓的“易洁涂料”,或者“自洁涂料”。它是利用物体在自然界所具有的二个基本物理特征而开发出来。所谓易洁玻璃就是玻璃表面拥有高疏水性相近莲花效应,使水无法被玻璃完全沾附,让水滴本身的表面张力产生水滴状的现象,水滴会自然滑落带走尘埃,使玻璃拥有易洁效果,灰尘也将无法堆积, 比起一般玻璃的水渍淤积,长期下来效果有相当明显的差异。
目前,超亲水自洁涂料主要采用纳米二氧化硅,它具有亲水性,能够保持玻璃表面干净清洁。但是,单纯地采用纳米二氧化硅防静电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电子产品的触摸屏玻璃,容易产生静电损害内部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亲水玻璃自洁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目前单纯地采用纳米二氧化硅亲水涂层,它的防静电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的亲水玻璃自洁涂料,它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配制而成:
纳米氧化锡3~18份;
纳米二氧化硅2~10份;
单烷氧基钛酸酯偶联剂6~35份;
水性纳米树脂15~25份;
硅烷偶联剂2~20份;
消泡剂0.1~0.5份;
增稠剂0.5~20份;
乙醇10~30份;
去离子水12~50份。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硅烷偶联剂是烷基烷氧基硅烷、乙烯基烷氧基硅烷、氨烷基烷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氯三甲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消泡剂是有机硅消泡剂。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增稠剂是聚氨酯。
一种新型的亲水玻璃自洁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份数比,将3~18份纳米氧化锡、2~10份纳米二氧化硅粉末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粉末;
(2)向混合粉末中加入6~35份单烷氧基钛酸酯偶联剂,15~25份水性纳米树脂,2~20份硅烷偶联剂,0.1~0.5份消泡剂,0.5~20份增稠剂,10~30份乙醇,12~50份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根据常规的涂料制作流程来进行分散、研磨、过滤,制成玻璃用超亲水自洁涂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纳米氧化锡、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它们都具有良好的亲水疏油性;纳米氧化锡直接添加比较困难,通过单烷氧基钛酸酯偶联剂改性后,分散均匀,与基材之间具备良好的结合力;纳米氧化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防止玻璃表面产生静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新型的亲水玻璃自洁涂料,它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配制而成:
纳米氧化锡3~18份;
纳米二氧化硅2~10份;
单烷氧基钛酸酯偶联剂6~35份;
水性纳米树脂15~25份;
硅烷偶联剂2~20份;
消泡剂0.1~0.5份;
增稠剂0.5~20份;
乙醇10~30份;
去离子水12~50份。
硅烷偶联剂是烷基烷氧基硅烷、乙烯基烷氧基硅烷、氨烷基烷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氯三甲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消泡剂是有机硅消泡剂。
增稠剂是聚氨酯。
一种新型的亲水玻璃自洁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份数比,将3~18份纳米氧化锡、2~10份纳米二氧化硅粉末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粉末;
(2)向混合粉末中加入6~35份单烷氧基钛酸酯偶联剂,15~25份水性纳米树脂,2~20份硅烷偶联剂,0.1~0.5份消泡剂,0.5~20份增稠剂,10~30份乙醇,12~50份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根据常规的涂料制作流程来进行分散、研磨、过滤,制成玻璃用超亲水自洁涂料
实施例1
一种新型的亲水玻璃自洁涂料,它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配制而成:
纳米氧化锡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乾帛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乾帛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30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