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刮食性鱼类共生收集着生藻类的景观生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3078.4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7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彦锋;尤洋;王晨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60 | 分类号: | A01K61/60;A01K61/65;A01D44/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40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食性 鱼类 共生 收集 藻类 景观 生态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刮食性鱼类共生收集着生藻类的景观生态系统。
背景技术
着生藻类又称周生藻类,是生活在浸没在水中基质的生物,着生区域主要集中在自然分布的岩石、岸墙等。作为浅水湖泊河流的一种常见的生物群落,着生藻类是水体重要的初级生产力,是刮食性鱼类喜爱的食物之一。但是由于着生藻类着生位置特殊性,导致在自然状态下被刮食性鱼类利用效率低下。因此,如何解决着生藻类的收集以及如何将收集的着生藻类被鱼类所利用这两个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现有的着生藻类的收集装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养殖池塘建造着生藻类收集装置,主要为养殖对象提供食物,但是未将养殖对象对于着生藻类的利用率以及残余的着生藻类对于养殖水质的影响考虑在内,且不易拆卸和清理;另一类主要是以野外、冰下的着生藻类的收集,但是也存在收集装置过于笨重无法移动、不够美观、着生藻类收集后无法应用于实际生产,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建造一个以着生藻类为初级生产力、以刮食性鱼类作为消费者的小型生态系统是解决着生藻类收集及利用问题的一条可行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着生藻类的收集装置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移动式、装置简易、鱼藻共生的小型着生藻类收集的生态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刮食性鱼类共生收集着生藻类的景观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浮动网箱,和设置在网箱内的着生藻类收集装置;所述浮动网箱用于养殖刮食鱼类。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网箱包括网箱和设置在所述网箱上沿的皮筏,所述皮筏上表面用于水上景观盆栽的放置。
优选的:所述着生藻类收集装置为橡胶材质空心球,表面涂覆培养基层。
所述着生藻类收集装置外表面附着有丝网。
进一步的:所述景观生态系统内设置由充气装置,用于对所述着生藻类收集装置进行充气。
所述充气装置通过牵拉在所述皮筏边缘的固定索进行定位固定。
所述着生藻类收集装置通过连接管与充气装置连接,位于所述充气装置下方,所述着生藻类收集装置通过固定环与所述连接管固定。
所述连接管为伸缩式连接管。
本发明的优点:
1.改变了着生藻类收集装置必须固定的模式,首次将收集装置设计成可移动式,提高了装置的灵活程度,同时通过装置上的连接管的可伸缩性,使得装置实现对近岸水域不同深度的着生藻类的收集。
2.收集装置采用橡胶材质,增加了收集装置的可变形能力,增加了收集装置的表面积,提高了收集效率。
3.利用皮筏作为浮力装置,同时提供水上景观盆栽的地方,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观赏性。
4.利用网箱将整个收集装置形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利用收集装置对于藻类的收集,刮食性鱼类对着生藻类的啃食,形成一条较为简单的食物链。不仅使得收集的着生藻类作为青饲料被鱼类所利用,还利用鱼类对于着生藻类的消耗,减少着生藻类在收集装置的富集程度,避免了反复拆卸装置的困扰。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服务于养殖对象的移动式利用刮食性鱼类共生收集着生藻类的景观生态系统,包括了一个充气装置1、一个皮筏2、一根连接管3、一个固定环4、一个橡胶材质的着生藻类收集装置5、一条附着于着生藻类收集装置5的丝网6、一个网箱7以及刮食性鱼类若干。
充气装置1:充气装置1采用根据需求定制,与下方连接管3相连,用于着生藻类收集装置5的充气,达到着生藻类收集装置5增大表面积的目的。
皮筏2:材质为橡胶,由两个橡胶圈制成,两个橡胶圈之间采用强韧胶布连接,用于水上景观盆栽的放置,提高整个装置的观赏性。
连接管3:材质为轻质耐腐蚀材料,可伸缩,用于充气装置1和着生藻类收集装置5的连接。
固定环4:用于固定连接管3与着生藻类收集装置5的连接,防止着生藻类收集装置5的放置脱落。
着生藻类收集装置5:着生藻类收集装置5为橡胶材质空心球,增加可变形能力。同时在着生藻类收集装置5表面涂抹一层培养基,使得着生藻类更易附着在着生藻类收集装置5上,提高收集着生藻类的效果。
丝网6:用于附着于着生藻类收集装置5上,作用是为了提高着生藻类收集装置5的表面粗糙程度,增加着生藻类收集装置5的收集效率。
网箱7:连接在皮筏2下方,包裹整个着生藻类收集装置5,同时将刮食性鱼类饲养在其中,使整个装置形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
刮食性鱼类:采取饵料系数为15进行放养刮食性鱼类,利用刮食性鱼类对于收集装置上着生藻类的啃食,一方面使得着生藻类得以被利用,不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通过鱼藻的食物链,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清洁度,不造成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30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防盗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安全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