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景观合页活动坝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3152.2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7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湛;陈晏育;赵月芬;杨颛;刘旭冉;耿晔晗;闫永生;张志辉;刘杰;乔红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中水科工程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44 | 分类号: | E02B7/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10004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景观 合页 活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景观合页活动坝。
背景技术
液压驱动景观合页活动坝属于低水头挡水建筑物,常常使用液压缸直接驱动坝体,即液压缸的一端与坝体连接,另一端与地基连接。显然,现有的这种液压驱动的景观合页活动坝在挡水高度较高时,液压系统负荷较大,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较长,稳定性较差,尤其在驻坝挡水时,液压缸由于受坝体与水流的冲击需要承受较大的锁紧力,以防止坝体活动,这样会导致液压系统存在崩溃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景观合页活动坝,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景观合页活动坝,包括坝体、底座、拉杆、支撑件、液压缸以及锁紧机构,所述坝体绕第一转轴、所述支撑件绕第二转轴、所述液压缸的一端绕第三转轴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拉杆的一端绕第四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另一端绕第五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坝体;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绕第六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拉杆;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液压缸上的第一锁紧件和设于所述支撑件的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能够限位配合,以此限制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的相对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轴、所述第四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以及所述第六转轴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锁紧件包括活动部,所述活动部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锁紧件的方向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且所述活动部能够与所述第二锁紧件限位配合。
优选地,所述活动部沿驻坝时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锁紧件之间形成的方向伸缩运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
优选地,所述活动部沿平行于所述第二转轴的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
优选地,所述活动部的驱动方式为液压驱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中,一者设有凹槽,另一者设有凸起,所述凸起能够插装于所述凹槽。
优选地,所述凹槽包括侧壁,所述侧壁环绕所述凹槽的轴线设置,所述轴线平行于所述凸起的插入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二锁紧件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一锁紧件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沿所述凸起插入的方向贯通。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液压缸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二锁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插入孔,沿所述插入孔的轴向,所述凸起与所述插入孔相对,且所述凸起能够穿过所述凹槽插入所述插入孔。
优选地,所述液压缸上还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撑件上还设置有轨道,所述滑块活动插装于所述轨道。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景观合页活动坝,增加拉杆与支撑件,使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底座、拉杆转动连接,以通过液压缸的伸长或缩短运动,使得拉杆和支撑件的角度相对改变,进而带动坝体上升或者下降。显然,相对现有的景观合页活动坝,这种结构能够使支撑件有效地分担水压,缩短液压缸的伸缩行程,从而提高了活动坝整体的稳定性和防洪能力;且随着坝体的升起,拉杆和坝体转动,当转到一定角度时,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相互锁紧,整个活动坝处于锁紧状态,进入驻坝状态,起到挡水作用,采用这种结构后,通过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的锁紧,能够分担一部分液压缸的锁紧力,因此,液压缸所需的锁紧作用力减小了,从而防止在驻坝挡水时造成液压缸的损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景观合页活动坝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景观合页活动坝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的C向局部视图;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景观合页活动坝中,第一锁紧件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坝体;
11-坝面;
12-肋板;
20-底座;
21-座体;
22-连接板;
23-加强板;
30-拉杆;
40-支撑件;
41-第一支撑板;
42-第二支撑板;
43-轨道;
50-液压缸;
51-滑块;
60-锁紧机构;
61-第一锁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中水科工程总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中水科工程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31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阶生态护坡及其构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拦污栅面污物破碎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