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故障信息识别的故障数据融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3169.8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5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冯义;张承模;胡星;田恩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3 | 分类号: | G06F16/903;G06K9/62;G06Q50/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龙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信息 整合 故障设备 故障数据 融合 电力系统故障 故障录波信息 数据源信息 典型特征 电力数据 发生故障 时间对齐 时间区间 消息内容 一次设备 数据源 母线 变压器 决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故障信息识别的故障数据融合方法,包括故障信息整合和数据源信息时间对齐,故障信息整合基于故障时间区间、故障设备和相关设备,故障设备就是发生故障的一次设备,包含母线、变压器和线路,用于SCADA信息和故障录波信息的整合;根据电力系统故障发生时的典型特征,结合从各数据源获取的消息内容。以充分综合有用信息,提高在多变环境中正确决策的能力。本发明属于电力数据融合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位移传感器,属于位移检测/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在故障发生时,故障反演系统可获得大量故障数据,包括故障录波事件、故障录波文件、保护动作报告、保护事件、SCADA系统SOE记录、遥信变位记录、WAMS数据文件等。系统根据数据的共性特征,研究大规模电网数据的融合技术,将大量的电网故障数据整合起来,实现以故障为单位的数据融合,为故障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现有数据融合技术集中在数据级信息融合,其直接对未经预处理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和分析。优点是保持了尽可能多的客体信息,基本不发生信息丢失或遗漏;缺点是处理数据太多,耗费时间太长,实时性差。另一种信息融合是特征级信息融合,亦称文件级信息融合,是对已经过传感器初步预处理之后,在传感器实现基本特征提取、提供文件报告的基础上执行的综合分析处理。其优点是既保持足够数量的重要信息,又已经过可容许的数据压缩,大大稀释了数据量,可以提高处理过程的实时性;缺点是,不可避免地会有某些信息损失,因而需对预处理提出较严格的要求。
由于电网故障数据的多源性,必须运用一种有效的方法合理协调多源数据,充分综合有用信息,提高在多变环境中正确决策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故障信息识别的故障数据融合方法,以充分综合有用信息,提高在多变环境中正确决策的能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基于故障信息识别的故障数据融合方法,包括:
步骤一:故障信息整合
故障信息整合基于故障时间区间、故障设备和相关设备,时间是描述一次故障的关键因素,也是判断各个源消息是否反映同一次故障的必要条件,但实际情况下,由于调度和各个站的时钟源差异,系统各个源发送的消息时标是有差异的,因此需要用故障时间区间来进行故障信息整合,故障设备就是发生故障的一次设备,包含母线、变压器和线路,用于SCADA信息和故障录波信息的整合;
整合流程如下:
故障信息整合流程以保护和录波装置发消息为触发条件;
保护触发的故障信息整合流程:系统在t1时刻收到保护发送的消息,表明一次新的故障开始,由于各个源系统在接入条件和系统性能上的差异,给每个源系统设定一个接收延时,系统在ΔtSCA延时后从EMS/SCADA的SOE告警表中获取相关设备动作信息;同时,在Δt故录的延时时间内,系统等待录波装置发送故障消息,收到消息之后根据故障特征判断是否和触发故障的消息是同一次故障,是则将这两条故障消息整合,赋予同一个故障id,否则判断为该条消息触发了一次新的故障,进入故障录波触发的故障信息整合流程;
录波装置触发的故障信息整合流程:该整合流程与保护触发的故障信息整合流程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需要在收到消息时进行录波消息完整性判断,其次,在等待录波装置发送消息延时结束后,如果判断录波装置消息不完整,由系统向录波装置发起录波列表召唤,从而最大可能获取完整的信息;
步骤二:数据源信息时间对齐
根据电力系统故障发生时的典型特征,结合从各数据源获取的消息内容,用如下2种方法进行多源数据对齐;
a.根据断路器跳闸时刻进行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31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