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卡自动适配并下载软件的PTN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3702.0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2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段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G06F8/71;G06F8/7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沈林华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下载 软件 ptn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卡自动适配并下载软件的PTN设备及方法,涉及PTN设备线卡软件的维护与管理领域。该PTN设备包括主控交叉盘、多个线卡,主控交叉盘包括二层交换模块、主控CPU扣板,线卡包括线卡CPU扣板、编码模块;二层交换模块的一端连接多个线卡CPU扣板,另一端连接主控CPU扣板;多个线卡CPU扣板与主控CPU扣板建立通信连接;线卡CPU扣板从主控CPU扣板下载通用平台软件,启动通用平台软件后,线卡CPU扣板根据盘类型编码从主控CPU扣板自动下载线卡专用软件。本发明能够使线卡自动下载运行所需的软件,不需要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准确率,有利于线卡软件的升级、维护与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设备线卡软件的维护与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卡自动适配并下载软件的PTN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PTN设备一般包括背板、主控模块、交叉模块、线路接口模块等部件。其中,主控模块与交叉模块合并在一起组成主控交叉盘,线路接口模块就是设备中的各个线卡。一般主控交叉盘和各个线卡都有自己的CPU,且CPU以扣板的形式插装在单盘上,每个单盘的CPU扣板用来实现本盘的控制和管理功能。通常所有线卡采用同一款扣板,根据各个线卡接入的业务的不同,线卡的外设和运行软件会有较大差别。
传统的线卡下载软件的方式为:线卡单盘在新生产时,线卡CPU扣板所需的应用软件通过PC机网口使用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下载到线卡内存中,此方式的弊端如下:
(1)线卡上的扣板需要手动下载应用软件,且一台PC机一次只能控制一块单盘扣板的程序下载。这种单一的接入模式导致设备在批量生产时,该下载工序对PC机的需求很大,需要占用的场地面积也较大,无效等待的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下。
(2)不同的线卡,需要下载的软件不一样,需要人为的区分单盘类型,根据单盘类型操作下载相应程序,人机交互多,出错率高,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
(3)相同硬件结构的扣板,对于不同线卡的应用,里面的软件不一样,这样不利于各个线卡之间扣板的共用与替换。
(4)一旦程序有更新,需要对每个线卡操作更新软件,不利于线卡软件的升级、维护与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卡自动适配并下载软件的PTN设备及方法,该方法能够使线卡自动下载运行所需的软件,不需要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准确率,有利于线卡软件的升级、维护与管理。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卡自动适配并下载软件的PTN设备,该PTN设备包括主控交叉盘、多个线卡,所述主控交叉盘包括二层交换模块、主控CPU扣板,所述线卡包括线卡CPU扣板、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用于提供盘地址识别码GID、盘类型编码,二层交换模块的一端连接多个线卡CPU扣板,二层交换模块的另一端连接主控CPU扣板;
线卡CPU扣板获取盘地址识别码GID、盘类型编码,利用GID生成线卡IP地址,将线卡IP地址和盘类型编码均通过二层交换模块发送给主控CPU扣板,多个线卡CPU扣板通过线卡IP地址与主控CPU扣板建立通信连接;主控CPU扣板存储有平台软件系统,所述平台软件系统包括一个通用平台软件、多个线卡专用软件;线卡CPU扣板从主控CPU扣板下载通用平台软件,启动通用平台软件后,线卡CPU扣板根据盘类型编码从主控CPU扣板自动下载线卡专用软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控CPU扣板还存储有系统目录,所述系统目录包括一个主文件目录、多个子文件目录,所述子文件目录与盘类型编码一一绑定,所述通用平台软件存储在主文件目录下,所述线卡专用软件存储在对应的子文件目录下;线卡CPU扣板启动通用平台软件后,主控CPU扣板通过盘类型编码查找到匹配的子文件目录,并将匹配的子文件目录下存储的线卡专用软件发送给线卡CPU扣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3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件安全性识别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视化多态信息传输服务架构设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