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体助燃式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4299.3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1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代华明;尹姝慧;陈先锋;何松;赵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4/14 | 分类号: | F23D14/14;F23D14/46;F23D14/68;F23D14/8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体 助燃 多孔 介质 燃烧 系统 | ||
1.一种等离子体助燃式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烧器和等离子体助燃系统;
所述燃烧器包括进气管、内筒、多孔介质、防回火装置;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内筒连通,所述防回火装置位于所述内筒中的下部区域,所述多孔介质位于所述内筒中,且所述多孔介质位于所述防回火装置的上方;
所述等离子体助燃系统包括绝缘材料、电极、等离子体电源、控制装置;所述电极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绝缘材料的外层上;所述等离子体电源分别与所述电极及所述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等离子体助燃系统的所述绝缘材料设置在所述燃烧器的所述进气管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助燃式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渐变型管;
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渐变型管与所述内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助燃式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包括左绝缘材料和右绝缘材料,所述左绝缘材料和所述右绝缘材料对称设置在所述进气管的外侧;所述电极包括左电极和右电极,所述左电极和所述右电极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左绝缘材料和所述右绝缘材料的外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助燃式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助燃系统还包括:
电流探针;
高压探针;
示波器;
所述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流探针及所述高压探针相连,所述示波器分别与所述电流探针及所述高压探针相连;
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等离子体电源相连,所述控制装置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示波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助燃式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由小球堆积床、泡沫陶瓷、蜂窝陶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助燃式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火装置为防回火穿孔板或丝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助燃式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为圆柱体或方形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助燃式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为耐高温金属型内筒或陶瓷型内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助燃式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外层包覆有保温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体助燃式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3~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42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雾化油枪
- 下一篇:将加工的燃料与煤共气化和共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