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镁石-尖晶石质耐火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4708.X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1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寒;赵惠忠;李静捷;丁雄风;赵鹏达;陈建威;范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04;C04B35/634;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42222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镁石 尖晶石 耐火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镁石‑尖晶石质耐火砖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按电熔镁锆砂颗粒︰镁铝尖晶石颗粒的质量比为1︰(0.05~0.1)配料,混合,制得预混颗粒料;按高纯镁砂细粉︰镁铝尖晶石细粉︰氧化钇细粉︰铝粉的质量比为1︰(0.15~0.2)︰(0.2~0.3)︰(0.01~0.04)配料,混合,制得预混细粉料。按预混颗粒料︰预混细粉料的质量比为1︰(0.35~0.4)配料,混合,制得混合料;按混合料︰脲醛树脂︰亚硫酸纸浆废液的质量比为1︰(0.06~0.07)︰(0.02~0.03),向混合料中加入脲醛树脂和亚硫酸纸浆废液,混合,密封困料,成型,干燥;高纯氮气气氛和1500~1550℃条件下烧成,制得方镁石‑尖晶石质耐火砖。本发明所制制品的体积密度大、耐压强度高和抗渣侵蚀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碱性耐火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镁石-尖晶石质耐火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方镁石-尖晶石质耐火材料是以方镁石和尖晶石为主晶相的一类耐火材料,由于方镁石耐高温、抗碱性熔渣侵蚀性强,尤其易与其它组分(如Al2O3、Cr2O3、和FeO等)形成尖晶石,降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增强材料的体积稳定性。
“一种方镁石-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1010212182.0)专利技术,主要以镁砂和铁铝尖晶石-刚玉复合材料进行混合,成型,烧成。该技术所制备的方镁石-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具有较高的窑皮附着性和耐火度、良好的抗碱、硫、氯和熟料等侵蚀能力,又具有较高的荷重软化温度、较高的高温强度和较好的热震稳定性,但所制备的方镁石-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在烧成过程中,铁铝尖晶石易发生氧化而分解,进而降低了方镁石-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的中低温强度。
“一种方镁石-铁铝尖晶石砖及其制备方法”(CN200710052403.0)专利技术,该技术利用铁的延展性和塑性,在烧成中原位生成铁铝尖晶石和含铁铝尖晶石的尖晶石固溶体,制备工艺简单,节约能源;在成型压力作用下,通过金属相塑性相变,在砖坯中形成金属结合,进而提高了砖坯的体积密度和强度。但金属相的塑性相变、尤其是金属铁的氧化易造成较大的体积膨胀形成微裂纹,进而降低方镁石-铁铝尖晶石砖的晶界结合强度,损害了方镁石-铁铝尖晶石砖的抗渣侵蚀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和能耗小的方镁石-尖晶石质耐火砖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方镁石-尖晶石质耐火砖的体积密度大、耐压强度高和抗渣侵蚀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按电熔镁锆砂颗粒︰镁铝尖晶石颗粒的质量比为1︰(0.05~0.1),将所述电熔镁锆砂颗粒和所述镁铝尖晶石颗粒混合3~5分钟,制得预混颗粒料。
第二步、按高纯镁砂细粉︰镁铝尖晶石细粉︰氧化钇细粉︰铝粉的质量比为1︰(0.15~0.2)︰(0.2~0.3)︰(0.01~0.04),将所述高纯镁砂细粉、所述镁铝尖晶石细粉、所述氧化钇细粉和所述铝粉混合8~10分钟,制得预混细粉料。
第三步、按所述预混颗粒料︰所述预混细粉料的质量比为1︰(0.35~0.4),将所述预混颗粒料和所述预混细粉料混合5~8分钟,制得混合料。
第四步、按所述混合料︰脲醛树脂︰亚硫酸纸浆废液的质量比为1︰ (0.06~0.07)︰(0.02~0.03),向所述混合料中依次加入所述脲醛树脂和所述亚硫酸纸浆废液,混合8~10分钟,在25~30℃和密封条件下困料3~5小时,制得生坯料。
第五步、将所述生坯料加入模具中,在100~120MPa条件下压制成型,脱模,在90~110℃条件干燥5~6小时;然后置于马弗炉中,在高纯氮气气氛和1500~1550℃条件下保温2~3小时,制得方镁石-尖晶石质耐火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47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gO‑BaZrO3复合型壳、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耐高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