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车辆压车梁的疲劳试验装置及疲劳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6264.3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吕世元;李向伟;王东涛;张强;李立东;赵尚超;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车辆 压车 疲劳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1.一种铁路车辆压车梁的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结构(10),用于支撑待试验铁路车辆的车厢(20),所述支撑结构(10)与所述车厢(20)固定连接;
载荷模拟机构,包括外力加载结构(30)以及与所述外力加载结构(30)连接的传力组件(40),所述传力组件(40)与设置在所述车厢(20)上的压车梁(50)相配合,所述外力加载结构(30)通过所述传力组件(40)对所述压车梁(50)施加向下的外力;
所述传力组件(40)包括:
安装板(41),连接在所述外力加载结构(30)上;
压板(42),所述压板(42)与所述安装板(41)间隔设置,所述压板(42)朝向所述安装板(41)的一侧与所述压车梁(50)抵顶配合;
连接结构(43),所述压板(42)通过所述连接结构(43)连接在所述安装板(41)上,并且所述连接结构(43)能够使所述压板(42)与所述安装板(41)之间的距离可调;
所述连接结构(43)包括:
连接座(431),所述连接座(43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41)上;
纵向中间支撑件(433),所述纵向中间支撑件(433)沿垂直于所述安装板(41)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连接座(431)通过所述纵向中间支撑件(433)连接在所述安装板(41)上;
所述连接座(431)与所述纵向中间支撑件(433)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43)还包括:
固定螺栓(432)及螺母,所述固定螺栓(432)沿垂直于所述压板(42)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压板(42)通过所述固定螺栓(432)和所述螺母连接在所述连接座(4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力加载结构(30)位于所述压车梁(50)的下方,所述外力加载结构(30)通过所述传力组件(40)对所述压车梁(50)施加向下的拉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力加载结构(30)为伺服油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力加载结构(30)和所述压板(42)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压板(42)与两个所述外力加载结构(30)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外力加载结构(30)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梁(60),所述安装板(41)连接在所述支撑横梁(60)上。
6.一种铁路车辆压车梁的疲劳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0:确定待试验铁路车辆在实际翻车机工况下压车梁的关键点的应力谱;
步骤S20:通过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铁路车辆压车梁的疲劳试验装置对所述待试验铁路车辆的压车梁施加外载荷;
步骤S30:控制所述疲劳试验装置施加的所述外载荷的大小,以使所述压车梁的所述关键点的应力状态与所述应力谱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疲劳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谱的时间区间为所述待试验铁路车辆在实际翻车机工况下的一个翻转周期,所述疲劳试验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控制所述疲劳试验装置对所述压车梁周期施力,所述疲劳试验装置的每次施力的持续时间为所述一个翻转周期,所述疲劳试验装置的施力次数为所述待试验铁路车辆预设的全寿命期内的翻转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疲劳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1:确定所述待试验铁路车辆的所述压车梁的所述关键点的位置;
步骤S12:检测所述关键点的在实际翻车机工况下的应力;
步骤S13: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关键点的所述应力,得到该关键点的所述应力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62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