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眼眼底相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6352.3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0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沈激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四海通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B3/14;H04N5/22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萍 |
地址: | 215002 江苏省苏州市锦帆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眼 眼底 相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眼科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复眼眼底相机。
背景技术
眼底相机是眼科常用的设备之一,用于观察眼底,以判断眼底是否存在病变。传统的眼底相机采用相机获取一副整个眼底的图像,由于眼底具有曲率,存在反光现象,因而必须采用由一或多个非球面镜构成的光路系统,非球面镜价格昂贵,造成设备成本较高,而且拍摄角度有限,拍摄区域较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眼眼底相机,其拍摄区域较大且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眼眼底相机,包括光路系统,所述光路系统包括多个图像采集单元以及设于所述多个图像采集单元之前的复眼透镜,所述多个图像采集单元分别对应眼底的一个区域,所述复眼透镜具有多个透镜单元,每个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正对一个所述透镜单元;
每个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包括:
相机模组,用于采集对应区域的眼底图像;
照明模组,用于向其它的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相机模组提供照明;
其中,所述相机模组设于对应的所述透镜单元和所述照明模组之间。
优选地,每个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相机模组具有一个几何中心,
各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相机模组的几何中心在第一平面内;
或,各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相机模组的几何中心在第一曲面内。
更优选地,每个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照明模组具有一个几何中心,
各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照明模组的几何中心在第二平面内,所述第二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
或,各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照明模组的几何中心在第二曲面内,所述第二球面和所述第一球面相互平行。
更优选地,多个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相机模组的几何中心在所述第一平面或所述第一曲面上等间隔分布。
优选地,各所述透镜单元为球面镜。
优选地,所述相机模组包括CMOS模组。
优选地,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个数为2~12。
优选地,所述复眼眼底相机的光路系统由所述多个图像采集单元和所述复眼透镜组成。
优选地,所述复眼眼底相机还包括用于依照设定顺序控制其中一个图像采集系统的相机模组拍摄并控制其他图像采集系统的照明模组照明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和各个图像采集系统的相机模组和照明模组分别相电连。
更优选地,每个图像采集单元的所述相机模组对应特定的一或多个其它的图像采集单元的所述照明模组,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逐个打开各图像采集单元的所述相机模组,并依次启闭其它图像采集单元的所述照明模组以调试出各所述相机模组对应的所述特定的一或多个其它的图像采集单元的所述照明模组以避免在所述相机模组采集图像时反光;
当任一所述相机模组在采集图像时,仅与其对应的所述特定的一或多个其它的图像采集单元的所述照明模组开启。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每个图像采集单元对应一个眼底区域,设置多个图像采集单元可以增大拍摄区域,拍摄角度较大,而且由于眼底的周缘也对应设有相机模组,无需再设置非球面镜校正,简化了光路,降低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复眼眼底相机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个图像采集单元的示意图。
其中,1、图像采集单元;11、相机模组;12、照明模组;2、复眼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眼眼底相机,其用在眼科疾病诊断中用于观察眼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四海通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四海通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63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