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深度除磷的可再生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6860.1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1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侍孟璐;章文贵;吴黄河;向耿辉;奉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格丰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02 | 分类号: | B01J20/02;B01J20/08;B01J20/28;B01J20/30;C02F1/28;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34107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108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深度 再生 吸附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水体深度除磷的可再生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深度除磷的可再生吸附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100份活性氧化铝球、5-20份铁盐、1-4份铈盐、2-8份尿素、3-6份铝溶胶、60-70份稀硝酸溶液、5-10份碳源材料、0.2-1份黏结剂及60-180份水;
所述的水体深度除磷的可再生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按重量称取配方量尿素、铁盐和铈盐,溶于配方量水中,得到混合溶液;
2)改性活性氧化铝球:称取配方量的活性氧化铝球与步骤1)制备的混合溶液搅拌下混合,然后干燥,得到改性后的活性氧化铝球;
3)将配方量的碳源材料、黏结剂与稀硝酸溶液,混合搅拌,然后加入配方量的铝溶胶,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料;
4)将步骤2)制备的改性后的活性氧化铝球与步骤3)制备的混合物料搅拌下混合,然后干燥,再隔氧焙烧,得到水体深度除磷的可再生吸附材料;
步骤2)中所述活性氧化铝球使用前进行焙烧,在300-400℃焙烧2-3h;
所述的碳源材料为葡萄糖、蔗糖或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的黏结剂为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深度除磷的可再生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氧化铝球为γ-氧化铝,比表面积≥300m2/g,球体直径为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体深度除磷的可再生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盐为九水合硝酸铁或四水合醋酸铁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体深度除磷的可再生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铈盐为六水合硝酸铈或五水合醋酸铈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深度除磷的可再生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活性氧化铝球分2次改性,具体为:将配方量的活性氧化铝球与60-81重量份的步骤1)制备的混合溶液搅拌下混合,然后干燥,干燥后的活性氧化铝球再置于剩余的步骤1)制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下混合,再干燥,得到改性后的活性氧化铝球;或,步骤2)中活性氧化铝球分3次改性,具体为: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溶液分为3份,将配方量的活性氧化铝球置于其中一份混合溶液中,搅拌下混合,然后取出后干燥,再置于另一份混合溶液中,重复搅拌下混合,取出后干燥的步骤,然后置于剩余的混合溶液中,重复搅拌下混合,取出后干燥的步骤,得到改性后的活性氧化铝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水体深度除磷的可再生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隔氧焙烧是指在500-600℃隔氧焙烧2-3h。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水体深度除磷的可再生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制备的水体深度除磷的可再生吸附材料比表面积为400-650m2/g。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水体深度除磷的可再生吸附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水体中低浓度磷深度治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格丰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格丰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68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