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位器的供电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9283.1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8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余峰;田军;朱任杰;曹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34 | 分类号: | H02J7/34;H02J7/32;H02J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周宗贵;刘荣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级电容 锂电池 热能转化 定位器 电能模块 供电电路 主控模块 产品寿命 储能元件 存储电能 第一开关 电能装置 环保作用 开关器件 热能转换 放电 电量 充电 监控 环保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器的供电电路。所述的定位器的供电电路包括热能转化电能装置、第一开关、超级电容、第二开关、主控模块、第三开关、锂电池和第四开关。本发明主要是通过热能转化电能模块给超级电容和锂电池进行充电,超级电容和锂电池不断存储电能使定位器能长期进行使用,并且通过热能转换成电能起到环保作用。所述超级电容和锂电池作为储能元件,通过开关器件与主控模块和热能转化电能模块板进行连接,主控模块通过监控超级电容和锂电池电量,控制开关,调节热能转化电能模块对超级电容和锂电池的充、放电时间,来提高产品运行时间和产品寿命,并且使产品更加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定位器的供电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定位器的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数据采集和定位信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定位器作为许多产品的必备组件之一,备受关注,其中最广泛的应用在人、动物和汽车的跟踪和监护中。因为受到自身体积与供电模式的影响,定位器待机时间和运行时间都不是很长,导致跟踪和监护失败,并且由于主要供电器件锂电池自身使用特点,会导致待机和运行时间越来越短,极大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为了使产品的作为一个长期稳定运行的设备,本发明通过吸收人、动物等热量进行存储,使设备能长期稳定工作,并提高其环保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定位器电量不足的问题,锂电使用寿命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器供电电路,根据主控模块检测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的电量,以及锂电池和超级电容自身的充、放电特性,调节其充、放电时间,实现极大提高产品使用时间,并且更加环保。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位器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器的供电电路包括:热能转化电能装置、第一开关、超级电容、第二开关、主控模块、第三开关、锂电池和第四开关;所述的定位器的供电电路,能够选择性的对超级电容和锂电池进行供电,通过判断其电能的多少选择给其中一个进行充电;所述的主控模块是定位器的耗能模块、能量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主控模块与超级电容和锂电池相连接,采集超级电容和锂电池的电量,并且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相连接,根据超级电容和锂电池的电量情况控制超级电容和锂电池的充、放电时间。
而且,所述主控模块具有电量采集功能,能采集超级电容和锂电池电量,并且控制对电量少的进行充电,对电量多的进行放电。
而且,所述的热能转化电能装置通过第一开关与超级电容相连接,热能转化电能装置把热能转换成电能给超级电容充电。
而且,所述的热能转化电能装置通过第三开关与锂电池相连接,热能转化电能装置把热能转换成电能给锂电池充电。
而且,所述的第一开关与热能转化电能装置、超级电容和主控模块相连接,主控模块通过第一开关控制着热能转化电能装置对超级电容的充电时间。
而且,所述的超级电容为充、放电元件,通过第一开关与热能转化电能装置相连接储存由热能转化电能装置转换成的电能,并且通过第二开关与主控模块进行连接,为主控模块提供电能。
而且,所述的第二开关与超级电容和主控模块相连接,主控模块通过第二开关控制着超级电容对主控模块的放电时间。
而且,所述的第三开关与热能转化电能装置、锂电池和主控模块相连接,主控模块通过第一开关控制着热能转化电能装置对锂电池的充电时间。
而且,所述的锂电池为充、放电元件,通过第三开关与热能转化电能装置相连接,接收热能转化电能装置对其充电,并且通过第四开关与主控模块相连接,为主控模块提供电能。
而且,所述的第四开关与锂电池主控模块相连接,主控模块通过第四开关控制着锂电池对主控模块的放电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民族大学,未经中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9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