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泄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0632.1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5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钵;杨越;张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天神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9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锂电池泄压装置,属于泄压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术要求限制,现在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在生产这种锂金属电池。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120340284.0的一种锂电池,由壳体、盖帽、正极柱、卷芯组成,壳体为柱式,盖帽焊接在在壳体的上端,卷芯位于壳体内部,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依次层叠放置并卷绕成涡状包裹在正极柱上形成卷芯,正极片位于卷芯中间的一边设置正极极耳,正极极耳与正极柱连接,负极片位于卷芯外面的一边设置负极极耳,负极极耳还与壳体连接。该现有技术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高、避免了盖帽与壳体封装时,负极的连接装置接触正极造成短路的现象,但是现有技术只能避免了盖帽与壳体封装时,负极的连接装置接触正极造成短路的现象,不能避免锂电池充电时热失控出现爆炸。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泄压装置,以解决只能避免了盖帽与壳体封装时,负极的连接装置接触正极造成短路的现象,不能避免锂电池充电时热失控出现爆炸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锂电池泄压装置,其结构包括接线端子、电量显示器、开关按钮、报警灯、壳体、充电端口、薄膜压力传感器、手提,所述的壳体上设有接线端子,所述的壳体和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的壳体上并排设有开关按钮、报警灯、充电端口,所述的开关按钮、报警灯、充电端口均与壳体电连接,所述的壳体顶部设有手提,所述的壳体和手提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壳体上设有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壳体和薄膜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的壳体左侧设有电量显示器,所述的电量显示器固定在壳体上的凹槽;
所述的薄膜压力传感器由接线头、导线、压敏传感器、主体组成,所述的主体上设有压敏传感器,所述的主体和压敏传感器胶连接,所述的接线头设于主体左侧,所述的接线头和压敏传感器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的接线头与报警灯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两个接线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提上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的接线端子为圆筒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提采用硅胶材质制作,防止漏电。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采用塑料材质制作,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设有薄膜压力传感器可以利用压敏传感器来感受锂电池来自于内部的压力,当压敏传感器感受到压力时会对报警灯发出信号,提示用户避免锂电池充电时热失控出现爆炸。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锂电池泄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锂电池泄压装置薄膜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接线端子-1、电量显示器-2、开关按钮-3、报警灯-4、壳体-5、充电端口-6、薄膜压力传感器-7、手提-8、接线头-701、导线-702、压敏传感器-703、主体-7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天神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天神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06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