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序内扩式拾取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0747.0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3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戴野;魏文强;张雪亮;刘瑞;韩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D30/00 | 分类号: | B29D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序 内扩式 拾取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胎圈缠绕机的时序内扩式拾取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胎圈是轮胎中不可获缺的部分。在生产实际中,往往需要人工完成胎圈的取放和安装工作。目前胎圈接取工作的主要过程是:首先从胎圈存储区取出缠绕钢圈,然后移送到胎圈缠绕区上的夹辊轮上进行手工调整确保夹紧,最后等待缠绕机完成正常缠绕工作之后,机器停止运转取出胎圈完成一次缠绕任务。这种工作过程不仅需要工人来回奔波于胎圈存储区和胎圈缠绕区,还必须人工反复地开启和关闭缠绕机;这既是对工人体力和脑力资源的浪费,同时又增强了对机器的磨损,使得整个生产过程不能有很好的连续性,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胎圈缠绕机的时序内扩式拾取机构。
基本技术方案是:时序内扩式拾取机构由双向扩展气缸,L型机架,滑槽,直线导轨,电动机,螺母丝杆,螺母丝杆支撑座,支撑底板,缠绕钢圈,短导轨,长导轨,拨叉组成。双向扩展气缸和L型机架相连,双向扩展气缸可以进行适当的回缩与外展,可完成对缠绕钢圈的内扩式夹紧。滑槽和直线导轨相连,在电动机和螺母丝杆的驱动作用下,通过短导轨,可以实现接取胎圈机构的前后滑动。短导轨和长导轨呈十字交叉安装,在电动机和螺母丝杆的驱动作用下,通过长导轨可以实现整个接取胎圈机构的左右滑动。安装在长导轨中间的拨叉,用于反馈和控制左右接取胎圈机构依次交替取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机构的安装将胎圈存储区和胎圈缠绕区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了工人手工操作的问题,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浪费。
2.本机构双向扩展气缸的使用,可完成对不同形状胎圈的内扩式夹紧,使其运送过程中不会掉落,实际意义上代替了人手的作用。
3.本机构因其可靠性,准确性,避免了缠绕机停止时间的不确定性,实现了缠绕工作的周期性和连续性,大大提高了生产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机构进一步说明。
附图1:时序内扩式拾取机构简图
附图2:时序内扩式拾取机构总体运行图
图中:1双向扩展气缸,2 L型机架,3滑槽,4直线导轨,5电动机,6螺母丝杆,7螺母丝杆支撑座,8支撑底板,9缠绕钢圈,10短导轨,11长导轨,12拨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及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结构组成如图1和图2所示。时序内扩式拾取机构由双向扩展气缸(1),L型机架(2),滑槽(3),直线导轨(4),电动机(5),螺母丝杆(6),螺母丝杆支撑座(7),支撑底板(8),缠绕钢圈(9),短导轨(10),长导轨(11),拨叉(12)组成。双向扩展气缸(1)和L型机架(2)相连,双向扩展气缸(1)可以进行适当的回缩与外展,可完成对缠绕钢圈(9)的内扩式夹紧。滑槽(3)和直线导轨(4)相连,在电动机(5)和螺母丝杆(6)的驱动作用下,通过短导轨(10),可以实现接取胎圈机构的前后滑动。短导轨(10)和长导轨(11)呈十字交叉安装,在电动机(5)和螺母丝杆(6)的驱动作用下,通过长导轨(11)可以实现整个接取胎圈机构的左右滑动。安装在长导轨(11)中间的拨叉(12),用于反馈和控制左右两侧接取胎圈机构依次交替取圈。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时,在导轨和丝杆的共同作用下,推板可将存储区的缠绕钢圈(9)向前推送,最外层缠绕钢圈(9)会停留在栅栏边缘。此时左侧接取胎圈机构整体沿(X轴方向)向右滑动,到达对接区域,在电动机(5)和螺母丝杆(6)的驱动作用下,通过短导轨(10),接取胎圈机构沿(Y轴方向)向前滑动,接取胎圈机构从围栏缝隙中伸入,双向扩展气缸(1)适当外扩,内扩式夹紧缠绕钢圈(9),之后接取胎圈机构整体沿(X轴方向)向左滑动,直到运动到胎圈缠绕区停止;并等待上一缠绕钢圈(9)完成缠绕工作后,短导轨(10)沿(Y轴方向)向前滑动,同时缠绕区夹具外伸,双向扩展气缸(1)适当内缩,此时缠绕钢圈(9)就被移送到缠绕区夹具的夹持辊轮上;接取胎圈机构完成移交工作后,通过短导轨(10),接取胎圈机构沿(Y轴方向)向后滑动,暂时停留在当前位置,最后接取胎圈机构整体沿(X轴方向)向右滑动,退回到胎圈存储区,重新取圈。通过安装在长导轨中间的拨叉(10),反馈和控制左右两侧接取胎圈机构的交替取圈时间。其中右侧接取胎圈机构取圈时间,应在左侧接取胎圈机构停留时间范围内,防止两侧接取胎圈机构在中部轨迹冲突,进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右侧接取胎圈机构工作过程与左侧接取胎圈机构工作过程类似,这里就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0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穿管设备
- 下一篇:插齿式磁吸附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