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的节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1410.1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1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海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08 | 分类号: | B65G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角 输送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的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作为一种连续输送机械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与其他运输设备相比,具有输送距离长、运量大、连续输送等优点,而且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和集中化控制。
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在同样提升高度的情况下,除具有普通带式输送机所具备的特点外,其突出特点为占地面积小,并且在下运过程中,可利用货物自身重力使带式输送机自动运行,同时还可向电网输电,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节能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的节能装置,能够有效利用下运物料时产生的“多余”势能,将其转变成电能输送回电网。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的节能装置,包括电动机、发动机和设于两者间的驱动辊筒,所述驱动辊筒的两侧分别设有下运控制器和上运控制器,所述下运控制器通过第一齿轮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所述上运控制器通过第二齿轮联轴器和发动机相连;所述驱动辊筒内设有具有两个自由度的封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中心轮、第二中心轮、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转臂、行星架、第一内齿轮和第二内齿轮,第一中心轮与第一输出轴相连接,转臂与第二中心轮相连接且连为一体,第一内齿轮和第二内齿轮相连接,且与第二输出轴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上运时采用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运动平稳、抗冲击和振动能力较强。
2、将行星齿轮传动装置设置在驱动辊筒内部,有效减小了带式输送机的占地空间,使带式输送机在狭小空间场地的应用更有优势。
3、下运时通过智能控制装置将多余热量转化为电能,一方面可有效控制物料输送速度,另一方面可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运传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下运传动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电动机,2-第一齿轮联轴器,3-下运控制器,4-驱动辊筒,41-第一中心轮,42-第二中心轮,43-第一输出轴,44-第二输出轴,45-转臂,46-行星架,47-第一内齿轮,48-第二内齿轮,5-上运控制器,6-第二齿轮联轴器,7-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的节能装置,包括电动机1、发动机7和设于两者间的驱动辊筒4,所述驱动辊筒4的两侧分别设有下运控制器3和上运控制器5,所述下运控制器3通过第一齿轮联轴器2和电动机1相连,所述上运控制器5通过第二齿轮联轴器6和发动机7相连;所述驱动辊筒4内设有具有两个自由度的封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封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中心轮41、第二中心轮42、第一输出轴43、第二输出轴44、转臂45、行星架46、第一内齿轮47和第二内齿轮48,第一中心轮41与第一输出轴43相连接,转臂45与第二中心轮42相连接且连为一体,第一内齿轮47和第二内齿轮48相连接,且与第二输出轴44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上运工作时,如图1和图2所示,电动机1通电,电动机1的动力通过第一齿轮联轴器2传递给驱动辊筒4,由于驱动辊筒4内设有具有两个自由度的封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致使下运控制器3松开,上运控制器5制动,辊筒内封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作为减速器使用,发电机处于非工作状态,带式输送机正常工作。
下运工作时,如图1和图3所示,电动机1断电,下运控制器3制动,上运控制器5松开,第一内齿轮47和第二内齿轮48为输入,行星架46为输出;物料通过自身重力的作用带动胶带运动,当下运速度过快时,胶带通过驱动辊筒内部封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驱动发电机7,使发动机7处于发电工作状态,向电网输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海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海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14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