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变电站及其设备舱、模块过渡柜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1790.9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9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宋敬国;李环;王琨;陈志勇;张猛超;赵璐;李博;李亚丽;李鹏飞;袁煜杰;张欣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7/00 | 分类号: | H02B7/00;H02B1/30;H02B1/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舱 移动式变电站 二次设备 设备通信 一次设备 插座 线缆 设备连接 通信连接 线路结构 变电站 插接 接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变电站及其设备舱、模块过渡柜。移动式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均安装在相应的设备舱中,一次设备和/或二次设备的设备舱中安装有相应的过渡柜,过渡柜中安装有与相应的设备通信连接的插座并通过连接在插座上的线缆与另一个设备通信连接,该变电站在使用时,将与其中一个设备连接的线缆的另一端插接在另一个设备上即可实现两个设备的通信连接,避免了在设备之间连接复杂的线路结构,在安装时接线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变电站及其设备舱、模块过渡柜。
背景技术
移动式变电站主要用于一些紧急的场合,比如当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破坏原有的变电站使其不能正常使用时,就采用移动式变电站来进行临时性的供电。移动式变电站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分别装配在相应的设备舱中,制造时先在工厂中预制这些设备,然后运输到现场通过电缆连接,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式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各个模块均具有各自的出线和进行端子排,模块之间的电缆错综复杂,安装时接线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模块过渡柜,以解决变电站安装时接线不方便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使用上述变电站模块过渡柜的移动式变电站、变电站设备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移动式变电站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移动式变电站,包括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均安装在相应的设备舱中,一次设备和/或二次设备的设备舱中安装有相应的过渡柜,所述过渡柜中安装有与设备舱内的电气元件连接、并在使用时通过插接线缆组件而与对应设备连接的插座。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设备舱中均安装有相应的过渡柜,一个设备和二次设备通过连接在各自对应的过渡柜中的插座之间的线缆实现通信连接。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过渡柜包括具有柜门的柜体,插座安装在柜体的背板上且插座的接线结构穿过柜体的背板伸出到柜体的外侧。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一次设备包括接入上游电网的上游高压开关、与上游高压开关连接的主变设备以及接入下游电网的下游高压开关以及无功补偿装置,所述一次设备舱包括用于安装上游高压开关和主变设备的上游设备舱和用于安装下游高压开关和无功补偿装置的下游设备舱,上游设备舱和下游设备舱中均安装有过渡柜,二次设备舱中的过渡柜与上游设备中的过渡柜和下游设备舱中的过渡柜对应设有两个。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过渡柜中的插座均为航空插座。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过渡柜中的插座设有多个,过渡柜中设有与各个插座一一对应的标牌。
本发明的变电站设备舱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变电站设备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中安装有变电站设备,所述舱体中还安装有过渡柜,所述过渡柜中安装有与设备舱内的电器元件连接的插座。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过渡柜包括具有柜门的柜体,插座安装在柜体的背板上且插座的接线结构穿过柜体的背板伸出到柜体的外侧。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过渡柜中的插座均为航空插座。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过渡柜中的插座设有多个,过渡柜中设有与各个插座一一对应的标牌。
本发明的变电站模块过渡柜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变电站模块过渡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中安装有用于与相应的变电站模块的电器元件连接的插座。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过渡柜包括具有柜门的柜体,插座安装在柜体的背板上且插座的接线结构穿过柜体的背板伸出到柜体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17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