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材的养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1973.0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6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润格木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K3/02 | 分类号: | B27K3/02;B27K3/08;B27K3/52;B27K5/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 代理人: | 朱德宝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材 养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材的养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浸渍处理,第一次加热加湿处理,第一次干燥,第一次降温,第二次加热加湿处理,第二次干燥,第二次降温和通风干燥,本发明的木材的养生方法,采用高温和低温交替干燥的方式来降低木材的含水率,先是通过浸渍处理将碳酸氢铵导入木材内部,碳酸氢铵溶液的弱碱性能够润胀木材细胞壁上的纤维素,有利于后续热量的导入和水份的流动,高温高湿处理主要是利用过热水蒸汽形成分压力将水份移出木材的,然后又通过降温来利用温度梯度来使水份向外部扩散,并将高温和低温交替进行,将木材的含水率降至合适的范围,增加木材的抗霉抗腐蚀性能,且花费时间短,消耗能源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木材的养生方法。
背景技术
家具不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养,其实在生产加工期间,木材同样需要“养”,木材养生是实木家具生产的核心技术,温度和湿度把控不好,都会出现木材表里不一或不均匀的情况。由于木材是一种多孔性的吸湿材料,含水率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家具使用过程中开裂和形变,而且对涂装作业的影响也很大,木材含水率高而在涂饰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泡,控制其含水率是实木家具生产必不可少的步骤。木材需要适应大多数家庭的平均相对温度,但仍然会受到空气中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如同人类的皮肤,木材也是有孔的,会热胀冷缩。如果善加处理,这些轻微的自然变化就不会影响到家具的品质。如果起初的木材“养生”过程没做到位,就很难保证最后的家具质量。
天然木材的含水率超过50%,通过木材养生,使木材含水率降低到20%以下,破坏菌、虫的寄生条件,可增加木材的抗霉抗腐蚀性能,延长木制品使用寿命,但是天然的木材只经过普通干燥处理就直接用于制作家具存在着不理想的弊病,如实木地板在长期潮湿环境下容易发霉腐烂,木材发霉的原因有多种,本领域常见的发霉原因有:在低温预热阶段或初期处理阶段温度过低,或处理时间过长;木材在初期的温度湿度条件过软,干湿球温度计差值小,或平衡含水率数值过大。但是高温热处理后,木材表面的还原糖含量升高,更容易发生霉变,由此可见,木材防霉处理无论低温还是高温,都会发生霉变,因此,如何在木材养生干燥处理中实现防霉目的已经成为本领域面临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材的养生方法,能够将木材的含水率降至合适的范围,增加木材的抗霉抗腐蚀性能,花费时间短,消耗能源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材的养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浸渍处理:将木材置于密封罐中,将罐体内抽真空至0.06-0.1MPa负压状态,保持10-30min,在该负压状态下将浓度为5%-10%的碳酸氢铵水溶液注满密封罐,再将罐体内压力升至1-2MPa,保持1-2h,使碳酸氢铵水溶液渗入木材内部微孔中,卸除压力,并将剩余碳酸氢铵水溶液排出,再将罐体内抽真空至0.06-0.1MPa负压状态,保持2-3h,卸除压力,排出残余碳酸氢铵水溶液,取出木材;
步骤二、第一次加热加湿处理:将木材置于干燥窑中,向干燥窑内通入蒸汽,使干燥窑内相对湿度大于98%,对干燥窑进行加热,使干燥窑的温度升至96-100℃并保持8-12h;
步骤三、第一次干燥:将干燥窑里的相对湿度调整至99%-100%,使干燥窑的温度升至130-145℃并保持24-36h;
步骤四、第一次降温:将干燥窑内相对湿度降至42%-58%,在12-24h小时内,使干燥窑的温度降至105-116℃并保持24-48h;
步骤五、第二次加热加湿处理:向干燥窑内通入蒸汽,使干燥窑内相对湿度大于98%,使干燥窑的温度降至96-100℃并保持8-12h;
步骤六、第二次干燥:将干燥窑里的相对湿度调整至99%-100%,使干燥窑的温度升至130-145℃并保持24-3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润格木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润格木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1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