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硅改性的水性封闭型聚异氰酸酯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2064.9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0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韦军;吕剑伟;孙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G18/79 | 分类号: | C08G18/79;C08G18/66;C08G18/65;C08G18/40;C08G18/48;C08G18/80;C08G18/08;C08G18/34;C08G18/32;C08G18/12;C09D17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245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硅 改性 水性 封闭 型聚异 氰酸 交联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硅改性的水性封闭型聚异氰酸酯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异氰酸酯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德国的Bayer和Petersen等(Saunders J.H,et al.Polyurethanes Part 2[M].John Wiley&Sons,Inc.1964)首先成功研究出了异氰酸酯的封闭技术。1943年德国化学家Schlack P第一次成功制备出聚氨酯乳液,从此聚氨酯的发展迈入了新台阶,1944年德国开始步入聚氨酯工业时代,1950年美国、英国相继步入工业化, 1965中国开始生产聚氨酯。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封闭型聚异氰酸酯被广泛应用于如皮革、塑料、纸张、橡胶和纺织等各个行业中。进入21世纪,随着应用的不断拓宽,环保局势的日益严峻,人们对于封闭性异氰酸酯的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水性封闭异氰酸酯交联剂迎来了规模发展的黄金时代。
水性封闭型聚异氰酸酯交联剂具有耐磨性好、强度高等优点,但是其存在耐水性、耐候性差等缺点。有机硅这种特殊结构使其具有柔性好、表面张力低、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 (Watermann B T,Daehna B,Sievers S,et al.Bioassays and selected chemical analysis of biocide- free antifouling coatings[J].Chemosphere,2005,60:1530-1541)。在交联剂分子链段上引入有机硅可以有效改善固化涂层的性能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硅改性的水性封闭型聚异氰酸酯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交联剂机械强度高,适合用在皮革、纸张、纺织、木器等领域。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有机硅改性的水性封闭型聚异氰酸酯交联剂,具有如下结构式:式中为或中一种,R1为或R2为R3为B为或
上述有机硅改性的水性封闭型聚异氰酸酯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全程在氮气保护下,搅拌进行,且各组分按质量份数计称取加入反应体系,步骤1,将0.1~0.5 份的二丁基二月桂酸锡,15.0~30.0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和20.0~35.0份的异氰酸酯三聚体加入到四口烧瓶中搅拌均匀,4~8min内升温至50~80℃得组分一;步骤2,在10~ 25min内向组分一中先后加入1.0~4.0份的离子型亲水扩链剂、0.5~6.5份聚乙二醇和 5.0~10.0份N-甲基-2-吡咯烷酮的混合溶液,调节温度至60-70℃,保温1.0-2.5h后得组分二;步骤3,在10~15min内向组分二中加入1.5~13.0份羟烷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5.0~ 10.0份N-甲基-2-吡咯烷酮的混合溶液,于60-70℃下保温反应0.5~1.5h得组分三;步骤4,向组分三中加入5.0~20.0份的封闭剂,在60~90℃保温反应3.0~4.0h后,降温至30℃时加入1.0~5.0份的三乙胺,搅拌20-60min,即可。
作为改进的是,步骤1中所述异氰酸酯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作为改进的是,步骤2中离子型亲水扩链剂为2,2-二羟甲基丙酸或2,2-二羟甲基丁酸;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800或聚乙二醇 1000。
作为改进的是,步骤3中羟烷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为羟烷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400、羟烷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600、羟烷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800或羟烷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1000。
作为改进的是,步骤4中封闭剂为3,5-二甲基吡唑、三氮唑、丁酮肟、咪唑或己内酰胺。
本发明反应方程式为: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20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