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工作的模块化施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2117.7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8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彭;孙猛杰;曹洲;王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5/04 | 分类号: | A01C5/04;A01C15/16;A01C19/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山地 丘陵 工作 模块化 施肥 | ||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工作的模块化施肥机。包括挖孔施肥装置、自主导向装置、铰接摆动装置、电气设备、控制设备和主体框架;铰接摆动装置实现施肥机在水平方向上摆动,便于转弯,同时实现可拆卸;自主导向装置通过导向轮和旋转阻尼器保证施肥机正常行走时保持直行的状态,在挖孔施肥的时,能够顺着或者沿着垄沟完成定向运动。施肥机由可循环利用的铁锂电池作为能源驱动,绿色环保,能源获得途径简单,无二氧化然排放。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挖坑深度深、均匀,肥料定量、精量穴施,操作简单、可自主导向定位,效率较高,适应于山地丘陵地形工作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工作的模块化施肥机。
背景技术
农业肥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施用是农作物增产重要的条件,也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与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随着劳动力的日益短缺,机械化施肥方式在未来农作物种植环节中必不可少。在许多地方,农民仍采用直接在地表撒施肥的方式,或者使用简单的农具将肥料埋在表层,施肥深度不够,施在表层的肥料受外部环境的作用分解后挥发,造成浪费,而且如果被雨水冲刷带入江河内,不仅浪费了肥料,还污染了水体。定位穴施肥技术将肥料施入土壤深层,避免了肥料被分解挥发入空气中以及被雨水冲刷带入江河中,从而减少了对空气和水体的污染,同时可以减少土壤中肥料的残留,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增加粮食的产量,节约肥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外的施肥机械已经比较发达,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工业起步早,对施肥机械的研究比较深入,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施肥机械体系,该机具性能比较先进,但价格昂贵,不符合我们国情。在国内,一般采用人工作业还比较多,这种施肥方式劳动强度大,投入人工多,效率较低,作业质量差;另外也有些类似机具,挖坑深度浅和不均匀,施肥不到位和不够定量和精量,出现肥料浪费,并且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尚未形成烟农需要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挖坑深度深、均匀,肥料定量、精量穴施,操作简单,效率较高的机械化机具。我们研究的施肥机,有效地解决了农作物种植中的实际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点,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成本较低,挖坑深度深、均匀,施肥定量、精确穴施,操作简单,效率较高的模块化施肥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应于山地丘陵工作的模块化施肥机,包括挖孔施肥装置、自主导向装置、铰接摆动装置、电气设备、控制设备和主体框架;主体框架分为A、B两部分;
所述挖孔施肥装置包括旋转动力源、升降结构、分肥结构;所述旋转动力源包括直流电机、减速箱、联轴器和挖孔螺旋钻,减速箱与直流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减速箱通过联轴器与挖孔螺旋钻上端连接,减速箱将旋转运动通过联轴器传递到挖孔螺旋钻上,从而带动挖孔螺旋钻转动,实现挖孔的功能;挖孔螺旋钻的下端外部罩着整料筒,在挖孔的时候避免肥料和土壤飞溅到垄沟之上。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电动推杆、推杆铰支座、直线轴承、固定C型架、压簧、上下两组光轴支撑座、光轴、升降平板,光轴支撑座安装在固定C型架上,光轴安装在上、下两组光轴支撑座中间,电动推杆一端固定在固定C型架上,一端与升降平板接触,推动升降平板向下移动,升降平板与直线轴承连接,升降平板通过直线轴承沿光轴上下移动,压簧外套于压簧轴上,压簧轴一端通过螺母连接在升降平板上,一端通过螺钉安装在整料筒上;固定C型架固定在主体框架A部上;所述分肥结构包括输料弹簧管、分料装置、分料电机和料斗,料斗与分料装置通过输料弹簧管相连接,分料电机安装在分料装置上,为分料装置提供动力,用于配合间歇性钻孔之后,往孔穴内补给应量的肥料;料斗设置在主体框架B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2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