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发动机减压阀的预热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2366.6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5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邹斌;侯献军;李文博;何伶俐;余升林;冯昊文;王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F02N19/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琳萍;汪玮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液管 内循环 外循环 减压阀 出液管 内循环系统 燃气发动机 外循环系统 储存罐 冷却液 控制系统 连接位置 预热装置 单向阀 进液泵 热效率 直通管 液流 连通 | ||
1.一种燃气发动机减压阀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循环系统、外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液储存罐及均与所述冷却液储存罐及减压阀相连通的内循环进液管和内循环出液管,所述内循环进液管上沿液流方向依次设有进液泵和单向阀,所述外循环系统包括外循环进液管和外循环出液管,所述外循环进液管和外循环出液管均与内循环进液管相连通,外循环进液管与内循环进液管的连接位置为单向阀和减压阀之间,外循环出液管与内循环进液管的连接位置为进液泵和冷却液储存罐之间,外循环进液管和外循环出液管之间通过直通管连通,所述控制系统实现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发动机减压阀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ECU控制器、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分别设于所述外循环进液管和外循环出液管上,所述第三截止阀设于所述直通管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冷却液储存罐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外循环进液管内,所述ECU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温度传感器相连,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截止阀及进液泵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发动机减压阀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均为常闭阀,所述第三截止阀为常开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发动机减压阀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储存罐由双层不锈钢制成,外表面上设有绝热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气发动机减压阀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和第三截止阀均为电磁阀。
6.一种燃气发动机减压阀的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燃气发动机启动,当冷却液储存罐中的温度达到预热要求时,ECU控制水泵开启,高温冷却液从冷却液储存罐中通过内循环进液管流入减压阀,再从内循环出液管流出进入冷却液储存罐,高温冷却液在减压阀和冷却液储存罐中形成内部循环,外部冷却液在外循环进液管、外循环出液管和燃气发动机中形成冷却循环,当外循环进液管中的冷却液温度高于冷却液储存罐中的温度时,ECU向第一、第二、第三截止阀供电,第一、第二截止阀打开,第三截止阀关闭,外部冷却液在外循环进液管、减压阀、冷却液储存罐、外循环出液管及燃气发动机之间形成外部循环;
当冷却液储存罐中的温度达不到预热要求时,ECU向第一、第二、第三截止阀供电,第一、第二截止阀打开,第三截止阀关闭,外部冷却液在外循环进液管、减压阀、冷却液储存罐、外循环出液管及燃气发动机之间形成外部循环;
当燃气发动机关闭时,ECU停止向第一、第二、第三截止阀供电,部分外部冷却液储存在冷却液储存罐中,以备下次预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23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堤坝小型决口的封堵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轮可离合的便携式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