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控制系统以及电动机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2387.8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4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健纶;赖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9/40 | 分类号: | H02P2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丽超;刘冀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控制系统 以及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机控制系统以及电动机控制方法,包括:电动机;以及控制模块,提供至少一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电动机,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处理模块;工作周期检测模块,用于接收系统端的脉宽调变信号,以输出工作周期信号至以检测系统端提供的工作周期信号;转速检测模块,用于提供对应所述电动机目前转速的转速信号;一组态设定模块,用于设定所述控制模块的一组态设定值;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工作周期信号的工作周期特征值、所述转速信号的转速特征值以及所述组态设定值,调整所述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控制系统以及电动机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整电动机电流的电动机控制系统以及电动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在不同的环境状况下,电动机本身的负载会因此而变动,由于负载变动,驱动电动机的电流波形也会变形而不平衡,而传统的补偿方式,多以单一设定的领先相角驱动方式或是软切换驱动方式,仅能对特定的电动机负载进行电流调整,如果遇到不同的负载状况或是变动负载的状况,则不容易对电动机电流进行调整。
因此,提供在变动负载状况下可以调整电动机电流的电动机控制系统则是当今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机控制系统,包括:电动机;以及控制模块,提供至少一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电动机,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处理模块;工作周期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系统端的脉宽调变信号,以输出工作周期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工作周期信号提供所述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电动机;转速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提供对应所述电动机目前转速的转速信号;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提供至少一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电动机;以及组态设定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设定所述控制模块的组态设定值,所述组态设定模块包括至少一目标转速设定值;其中,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工作周期信号的工作周期特征值、所述转速信号的转速特征值以及所述组态设定值,调整所述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电动机。
优选地,所述驱动模块用于电性连接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以及第四开关,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的所述控制信号以提供至少一驱动信号至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以及所述第四开关以驱动所述电动机。
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根据下列公式,调整所述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电动机:AA=Output_duty*RPM_diff-公式。其中,AA是调整角度,是所述驱动信号需要调整的角度范围,Output_duty则是所述工作周期特征值,RPM_diff则是所述转速特征值。
优选地,所述转速特征值是所述转速信号的实际转速值减去所述目标转速设定值。
优选地,所述工作周期特征值是工作周期的百分比数值。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相角领先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以及所述驱动模块,用于调整所述控制信号的相角领先信息以驱动所述电动机。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软切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以及所述驱动模块,调整所述控制信号的软切换信息,以驱动所述电动机。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相角领先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以及所述驱动模块,用于调整所述控制信号的相角领先信息以驱动所述电动机;以及软切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以及所述驱动模块,调整所述控制信号的软切换信息,以驱动所述电动机;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利用所述相角领先模块或是所述软切换模块之一,调整所述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电动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机控制方法,用于电动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以及电动机,所述电动机控制方法包括:设定组态设定值,所述组态设定模块包括至少一目标转速设定值;以及根据所述组态设定值、转速特征值、工作周期特征值调整所述控制模块中的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电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茂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23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