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3665.1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3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梁斌;庄国强;巫锡燥;梁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联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易联众(厦门)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梁雪娇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识别 技术 身份 认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认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待验证识别人员现有头像照片;对采集的现有头像照片进行特征部位识别,定位出至少三个特征部位点;按照缩放比例,在取像框内生成有效取像区域,在有效取像区域相应位置生成与三个所述特征部位对应的显示区域框;待验证识别人员在图像采集装置前调整位置和角度,再进行人脸图像采集以用于身份认证。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方法,待验证识别人员在进行身份认证时,让其脸部中的三个特征部位投射到对应的显示区域框中,解决使用者的头部容易水平偏转或者上下倾斜的问题,从而可以快速进行人体头部图像采集,进而进行精确比对,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采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通过人脸识别找出人五官标注信息,进行面部判断,在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有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的人脸识别系统,摄像机或者摄像头在采集人脸头像时,人脸识别系统没有提示使用者如何摆正拍照姿势,使用者在拍照时,使用者的头部容易水平偏转或者上下倾斜,整个头部无法进入摄像头的拍照区域,造成人脸采集失败,降低人脸识别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采集待验证识别人员现有头像照片;
S110:对采集的现有头像照片进行特征部位识别,定位出至少三个特征部位点,其中两个特征部位相对位置为水平方向,该两个特征部位与另一个特征部位相对位置为上下方向;
S120:按照缩放比例,根据现有头像取像框在取像框内生成有效取像区域,并按照缩放比例及S110中定位的三个所述特征部位在现有头像取像框的位置,在有效取像区域相应位置生成与三个所述特征部位对应的显示区域框;
S130:待验证识别人员在图像采集装置前调整位置和角度,直至将待验证识别人员的脸部中三个所述特征部位均投射到有效取像区域内相应特征部位的显示区域框内,再进行人脸图像采集以用于身份认证。
进一步地,S120中所述有效取像区域生成方法为,分别计算取像框和现有头像取像框的长宽比,根据现有头像取像框的长宽比在取像框生成有效取像区域。
进一步地,若所述取像框的长宽比与所述现有头像取像框的长宽比一致,则整个取像框为有效取像区域;
若所述取像框的长宽比与所述现有头像取像框的长宽比不一致,则取像框被分成有效取像区域和备用区域。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特征部位对应的显示区域框位于所述有效取像区域的位置与现有头像取像框中各个所述特征部位位于现有头像取像框中的位置的比例一致。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特征部位包括左眼部位,右眼部位及鼻子部位。
进一步地,在S130后,将图像采集装置所取得的人脸图像与现有头像照片进行比对,若所取得的人脸图像与现有头像照片比对符合认证要求,进行活体识别操作;若所取得的人脸图像与现有头像照片比对不符合认证要求,则继续进行人脸图像采集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活体识别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S140:根据S110,在采集的现有头像照片中定位出眼睛和鼻子的位置信息,在有效取像区域中相应位置显示其中一只眼睛的定位线,另一只眼睛和鼻子的显示区域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联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易联众(厦门)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易联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易联众(厦门)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36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