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先截水后透水的铺面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3738.7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7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覃英宏;贺玉辉;龙相如;何浩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E01C5/06;E01C11/22;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先截水后 透水 铺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先截水后透水的铺面砖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可储水的砖内多孔实体,五面密实不透水包围结构和通透管。所述通透管预埋在可储水的砖内多孔实体内,砖内多孔实体外设有五面密实不透水包围结构。雨水和地面径流从砖顶部进入,先储存于砖内多孔实体,即该铺面砖有截水功能。在铺面砖内部一定深度至底部埋设若干个通透管,通透管管壁不透水但管内为透水材料,当砖内多孔实体内部水位超过通透管的上端高度时,水从通透管内部流入基层和下层土层,即该铺面砖有透水功能。铺面砖的截水功能能够降低城市地面径流量,减少城市内涝,同时截留于铺面砖内部的水分在热天蒸发,能够降低路面显热散失,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城市排水、城市热岛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先截水后透水的铺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化过程中,可储水也可透水的土层、草坪被铲除。取而代之以屋顶、沥青、混凝土石板材或水泥砖等的硬质不透水材料,导致雨水不能有效地储存于地表土层也不能渗入地下,增大地面径流量。地面径流和雨水只能通过星罗棋布的水沟、排水管、雨水管排入附近的河流、水池等。在强降雨时,河水上涨,地下水位上涨,城市地下水道系统和排水沟渠无法及时排掉强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导致城市洪涝。
近年来,透水混凝土铺路被广泛应用以缓解城市内涝。透水混凝土渗透速度快,可将落于透水铺面的雨水和来自其它地方的地面径流排入地下土层和地下水。但是由于土层的储水量有限,透水铺面快速排水导致地下潜水面快速上升,加速高处地下水向低处流,造成低处内涝。此外,透水铺面透水速度过快,不能将雨水截留于路面,以备热天蒸发冷却路面,因此透水铺面不能有效地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因此需要提供先储水后排水的铺面结构,使其具有(1)优先将地面径流和雨水截留于铺面,以备热天降低路面温度,同时减少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降低地下水位,(2)当截留于铺面内部的水分超过其预设储水量时,该铺面结构将水排入基层和地下土层,避免出现地面积水。开发此类结构,实为城市提供新型海绵体、为减少城市内涝、为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值得发展的一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先截水后透水的铺面砖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先截水后透水的铺面砖,包括可储水的砖内多孔实体,五面密实不透水包围结构和管壁不透水的通透管,所述通透管预埋在可储水的砖内多孔实体内,砖内多孔实体外设有五面密实不透水包围结构。
所述的一种先截水后透水的铺面砖,其原料成分和重量配比为:
所述砖内多孔实体由透水混凝土制成,其原料成分和重量配比为:胶凝材料8-15重量份,5-10mm骨料45-75重量份,水2-4重量份,
所述五面密实不透水包围结构由密实混凝土制成,其原料成分和重量配比为:胶凝材料8-15重量份,1-2mm骨料20-25重量份,2-5mm骨料25-35重量份,水3-5重量份,
所述通透管内径10-80mm,壁厚0.5-4mm,长度20-100mm,其内填充与构件2类似的硬质透水材料或是留空让雨水通过。通透管上端距离砖上表面5-10mm,优选距离5mm。通透管下边面与砖下表面齐平。
所述砖内多孔实体优选原料成分和重量配比为:水泥10重量份,5-10mm骨料52重量份,水分3重量份。将骨料和胶凝材料进行搅拌,严格控制拌和材料的坍落度为0mm。
所述五面密实不透水包围结构优选原料成分和重量配比为:水泥10重量份,1-2mm骨料22重量份,2-5mm骨料30重量份,水分4重量份。
所述通透管的管壁不透水,优选通透管内径30mm,壁厚1mm,长度60mm,管内填充硬质透水材料。
所述通透管的管外设有波纹,以增强管和铺面砖内部的粘结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37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