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翘散中淡竹叶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4636.7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7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飞;戴多亮;周盛昌;肖丽萍;施建成;吴有林;梁世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傲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90 | 分类号: | G01N30/90;G01N30/9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3331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翘散中 淡竹叶 薄层 色谱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材检测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银翘散中淡竹叶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银翘散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瑭(鞠通)所创制的名方,载于其所著的《温病条辨》一书中,现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二部。本药由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等10味药材组成,是“银翘公英汤”、“银菊白虎汤”和“银花解毒汤”三方加减化裁而得。银翘散的处方包括:金银花60g、连翘45g、薄荷30g、荆芥30g、淡豆豉30g、牛蒡子45g、桔梗25g、淡竹叶20g、甘草20g,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在兽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以及疮痈初起。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中银翘散的质量标准仅有显微鉴别和金银花的薄层鉴别,很难控制其质量,保证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与质量可控性。但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淡竹叶薄层鉴别方法的效果较差,不能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翘散中淡竹叶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该测定方法对淡竹叶具有优异的展开性能,硅胶薄层板上斑点的分离度较佳,检测过程中干扰因素少,检测结果准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银翘散中淡竹叶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以银翘散和淡竹叶标准品分别作为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取等量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并进行以下处理:
将第一样品和第二样品分别溶解于醇溶液中,过滤。
取等量第一样品的滤液和第二样品的滤液点样于同一硅胶薄层板,然后用展开剂展开,干燥后置于紫外光条件下显色。
上述展开剂为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酸和水以体积比2-2.4:4.6-5:2.3-2.7:0.6-1:1.3-1.7混合后的混合溶剂。
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紫外光条件下的显色斑点在硅胶薄层板上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银翘散中淡竹叶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的有益效果是:以体积比为2-2.4:4.6-5:2.3-2.7:0.6-1:1.3-1.7的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酸和水的混合溶剂作为展开剂,能针对性地对淡竹叶所含成分进行充分展开,且能避免银翘散中的其它组成成分对淡竹叶成分的展开产生影响。此检测方法展开效果较佳,色斑分离度良好,检测过程中干扰因素少,检测结果准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银翘散中淡竹叶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银翘散中淡竹叶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主要包含取样、样品处理、展开和显色等步骤。
薄层色谱检测方法是色谱法中的一种,其原理为: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的不同,或和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份分开。
该检测方法是一种微量、快速和简便的色谱方法。由于各种化合物的极性不同,吸附能力不相同,在展开剂上移动,进行不同程度的解析,根据原点至主斑点中心及展开剂前沿的距离,计算比移值(Rf)。
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与它们的极性成正比,具有较大极性的化合物吸附较强,因此Rf值较小。在给定的条件下(吸附剂、展开剂、板层厚度等),化合物移动的距离和展开剂移动的距离之比是一定的,即Rf值是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其大小只与化合物本身的结构有关,因此可以根据Rf值鉴别化合物。
此外,薄层色谱可适用小量样品(几到几十微克甚至0.01μg)的分离,也可用于多达500mg样品的分离,是近代有机化学中用于定性,定量的一种重要手段。特别适用于那些挥发性小的化合物,以及在高温下易发生化学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傲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傲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46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