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枇杷果实品质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4758.6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7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许宏琪;吴佐权;王化坤;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胥山农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A01G17/00;A01C21/00;C05G1/00;C05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枇杷 果实 品质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枇杷果实品质的培育方法。以同一地区不同枇杷品种的短柄青种和荸荠种杂交后的果核为种,培养树苗,待其自然结果后可筛选到优良单株,通过嫁接扩繁,获得优良品系,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本发明针对杂交品种实施栽培管理,尤其是以栽种地区易得的有机肥为主要施肥肥料,采用适时、适量的施肥方法,为果树提供适合的肥力,有效提高了该枇杷品种的果实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枇杷果实品质的培育方法,属于枇杷育种和栽培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枇杷是我国南方地区特产的常绿果树,秋萌冬花,春实夏熟,是一种高档小水果。枇杷果实的大小和品质是衡量果实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果实市场上消费者选购果品的重要选择依据,其价格相差数倍。因此,枇杷育种中,大果优质是最重要的育种目标。同样,枇杷的栽培管理也是影响枇杷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针对不同的品种,施肥的方法和时期等有着一定的区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枇杷果实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要求枇杷营养丰富的同时,还要求果实大、外观好,而且要求核小、核少,肉质更佳,如肉质细嫩化渣,有香气,风味好(如高糖、低酸)。果实品质的品质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品只有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本发明作出之前,为了提高枇杷果实的品质,中国发明专利CN104145730A公开了一种增加枇杷果实含糖量的方法,技术方案包括采用0.1~0.2%氯吡脲可溶性液剂100~110倍液涂抹枇杷果;在枇杷成熟期,叶面喷施3~5次白糖水溶液,以达到培育出来的枇杷果含糖量较高且口感纯正的效果。中国发明专利CN 101946673A提供了一种通过农业措施改良枇杷果实品质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果园铺设反光膜结合悬挂磁铁,以降低果实可滴定酸(TA),提高成熟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和成熟果实单果重,从而提高枇杷成熟果实品质。上述方法仅针对枇杷果实品质的某个单一方面进行了改善或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能全面、有效改善枇杷果实品质的培育方法,包括枇杷品种的选育和栽培管理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提高枇杷果实品质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短柄青种、荸荠种置于同一防虫隔离网内,采用人工混合授粉,得到果实;或置于同一塑料薄膜大棚内,采用养蜂授粉,得到果实;
2、采果取种、播种,实生苗新芽长到8~15cm时,每株施肥包括0.5~1.0kg羊或兔粪,20~30g三元复合肥;实生苗1~4年内,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每株施肥为菜饼0.5~1.0kg,羊或兔粪0.5~1.25kg;
3、4~5年后,采收所结果实进行鉴定,筛选果型大于40g,甜度达到15.5以上的优良单株;
4、以优良单株上的枝条为接穗,以1~2年的砧木进行嫁接;嫁接苗定值后1~4年内,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每株施肥为菜饼0.5~1.0kg,羊或兔粪0.5~1.25kg;
5、当果树进入结果期,在4月5~10日间进行疏果,主条上保留1~2个果实;疏果后及时追肥,每株施菜饼1.0~2.0kg,三元复合肥50~100g;
6、采摘后,于6月份追施采果肥,每株再施三元复合肥50~100g;
7、11月至次年2月,对果树施基肥,4~5年生树,每株施菜饼1.5~2.0kg,羊或兔粪5.0~7.5kg;6~9年生树,每株施菜饼2.5~3.0kg,羊或兔粪10.0~11.5kg;10年及以上生树,每株施菜饼4.0~5.0kg,羊或兔粪20.0~25.0kg。
本发明所述的三元复合肥为N15-P2O515-K2O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胥山农产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胥山农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47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