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快充型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5820.3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5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宋泽斌;吴支红;杨清欣;杨晓旭;郭序元;王卓;杨晓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69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张斌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快充型高 倍率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是一种支持快速充电的高倍率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对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而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电压平台、自放电小及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成为绿色能源的首选。
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使用于电动汽车领域,但与传统的汽油车相比,锂离子电池在大电流充、放电时对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有较大的影响,正常使用时只能小电流充放电,一般正常的充电时间达到了10-12小时,充电时间过长会导致用户的里程焦虑,而放电电流过小则会导致电动汽车启动加速无力,影响消费者的体验,从而也就限制了其在电动汽车上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锂离子电池在快速充、放电性能上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制作一种具有高倍率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同时具有很高的功率输出,一方面可以使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缩短至15min以内,另一方面也可以支持超大功率的放电以及汽车制动电流的回收,可以广泛使用在混合动力汽车及快速充电的纯电动汽车上,其标准充电电流可以达到7C,标准放电电流可以达到20C。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其7C恒流充电的比例可以达到总充电容量的80%以上,且充电过程中最高温升低于10℃;其在20C持续放电的循环寿命可以达到500次以上。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其安全性能及其它性能可以达到电动汽车及UL对应的要求标准。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柱快充型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电解液以及圆柱型外壳,其特征在于:正极片包括铝箔以及涂覆在铝箔上由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组成的混合物,正极活性物质为NCA、NCM、LMO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正极活性物质克容量为160-200mAh/g,正极活性物质的D50为6-16μm,Dmax ≤45μm,正极片涂覆混合物的单面涂覆重量100 -140g/m2,压实密度为2.9-3.3 g/cm3,正极片中所使用的导电剂为CNTS与SP的结合,铝箔为16-30μm;负极片包括铜箔以及涂覆在铜箔上由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分散剂、粘结剂组成的混合物,负极活性物质为硅碳、软碳、硬碳以及人造石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负极活性物质克容量为≥360mAh/g,负极活性物质的D50为8-16μm,负极片涂覆混合物的单面涂覆重量50-70g/m2,压实密度为1.3-1.45g/cm3,负极片中所使用的导电剂为SP,铜箔为10 - 25μm;隔膜为高孔空隙率的PE或PP/PE材料,空隙率为43-55%,透气度为120-210 s/100ml;厚度为9-20μm;负极活性物质的容量与正极活性物质的容量比值为1.06-1.2。
进一步地,隔膜上涂覆陶瓷材料。
再进一步地,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锂盐、功能添加剂;所使用的锂盐为LiPF6(六氟磷酸锂)、ODFB(二氟草酸硼酸锂)、LiBOB(二草酸硼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溶剂为DEC(碳酸二乙酯)、DMC(碳酸二甲酯)、EC(碳酸乙烯酯)、EMC(碳酸甲乙酯)、PC(碳酸丙烯酯)或其它含氟、硫或含不饱和键的链状或环状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功能添加剂为BP(联苯)、CHB(苯基环已烷)、VC(碳酸亚乙烯酯)、FEC(氟代碳酸乙烯酯)、PS(亚硫酸丙烯酯)中的几种混合。
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为了实现电池的快速充放电效果,一方面需通过加快锂离子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的迁移扩散速度,实现充电时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快速嵌入负极的石墨层中,放电时可以从石墨层中脱出并迁移到正极,从而可以防止在快速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在负极表面析出,形成锂枝晶,造成电池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构建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子通道,减小电池的内阻,从而减小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热量生成,保证电池的循环及安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5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