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晶和二向性染料的电控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6245.9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5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槐;周乐;马海鹏;韩城;胡威;张兰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334 | 分类号: | G02F1/1334;G02F1/137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杨青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液晶 向性 染料 调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液晶和二向性染料的电控调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明氧化铟锡塑料导电膜层、复合材料膜层、第二透明氧化铟锡塑料导电膜层;其中,所述复合材料膜层包括液晶分子、二向性染料分子、高分子网络,其中,液晶分子与二向性染料分子共同形成第一复合材料区域,液晶分子、二向性染料分子和高分子网络共同形成第二复合材料区域,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区域与第二复合材料区域在复合材料膜层内沿着入射光垂直方向周期性交替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晶和二向性染料的电控调光膜,其特征在于,任一第一复合材料区域的宽度范围在10-80μm之间,任一第二复合材料区域的宽度范围在10-80μ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晶和二向性染料的电控调光膜,其特征在于,在紫外光照射下,通过引发光可聚合单体发生聚合反应而形成所述高分子网络;其中,所述光可聚合单体为:单官能团或者多官能团的液晶性单体,或者多种液晶性单体的混合物,或者液晶性单体与非液晶性单体的混合物;所述光可聚合单体含量为混合液总含量的10-70wt%;所述混合液包括:二向性染料分子、光可聚合单体、液晶分子、光引发剂和间隔粒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晶和二向性染料的电控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向性染料采用正性二向性黑色染料,或者正性二向性红色染料、正性二向性蓝色染料和正性二向性黄色染料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晶和二向性染料的电控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选用向列相液晶或胆甾相液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晶和二向性染料的电控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膜层的厚度在5-50μm之间,所述复合材料膜层的厚度由间隔粒子的尺寸来决定;所述间隔粒子选用一定尺寸的玻璃微珠,含量为二向性染料分子、光可聚合单体、液晶分子、光引发剂、间隔粒子的混合液总含量的0.1-1.0w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晶和二向性染料的电控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调光膜处于不加电状态时,当光线入射时,透射光分布在一个较宽的角度范围内;当所述电控调光膜处于加电状态时,当光线入射时,透射光分布在一个较窄的角度范围内。
8.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器采用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电控调光膜作为显示屏,通过电场的开启和关闭,显示器在防窥和非防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9.一种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电控调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制备取向好的透明氧化铟锡塑料导电膜层;
步骤2)、将光可聚合单体、液晶分子、二向性染料分子、光引发剂、间隔粒子混合均匀后,将混合液夹在两层透明氧化铟锡塑料导电膜层中间,然后制成薄膜;
步骤3)、通过使用紫外光透过掩膜照射所述薄膜,透过掩膜的紫外光引发光可聚合单体分子间发生交联反应形成高分子网络、液晶分子、二向性染料分子复合材料区域,而被遮蔽部分形成液晶分子、二向性染料分子复合材料区域,从而形成沿着入射光垂直方向周期性交替排列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62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机柜
- 下一篇:一种带有可伸缩支架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