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务器安全报警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7175.9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8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毛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0 | 分类号: | G08B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李潇潇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器 安全 报警 方法 以及 实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安全报警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安全管理软件存在如下缺点:需要相关人员全天候值班看守,不停地刷新管理界面,或着,在每天上班的时候,打开主界面查看非值班时间段的安全摘要事件的相关信息,以便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前一种,要求值班人员精力集中,随时对管理界面进行刷新监控,同时要求值班人员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其劳动强度大;后一种,存在安全问题可能已经造成严重后果后才被发现的安全隐患,这就产生了处理安全问题的时效性问题,然而,安全事件总是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报出来,并且应该不可屏蔽地要求安全人员马上去处理。此外,针对服务器报警系统而言,技术人员多从安全管理系统本身进行改进,忽略了结合报警装置进行报警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对报警系统采取了复杂化的处理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点,设计了一种服务器安全报警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报警系统,通过将安全管理系统与报警管理系统相结合,实现安全问题的实时警报,大幅度降低了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事件响应的速度、事件处理的效率及不可抵赖性,有效减少了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服务器安全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监控用户的不当行为并将用户不当行为进行上报;对用户不当行为进行分析并产生安全事件;根据安全事件信息向该安全事件的管辖区域发送监控报警信号;进行安全事件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事件至少包括安全等级和不当行为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事件还包括具有不当行为的用户信息。
一种服务器安全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代理模块,用以监控用户的不当行为并将用户不当行进行上报;安全分析模块,用以对用户不当行为进行分析并产生安全事件;报警监控模块,用以根据安全事件信息向该安全事件的管辖区域发送监控报警信号;报警模块,用以进行安全事件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事件至少包括安全等级和不当行为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事件还包括具有不当行为的用户信息。
一种服务器安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安全代理网关的管理员服务器、安全管理系统、报警控制系统、报警装置和管理终端,所述管理员服务器用以监控用户的不当行为并将用户不当行上报给安全管理系统,所述安全管理系统用以对用户不当行为进行分析产生安全事件并将安全事件发送给报警控制系统,所述报警控制系统根据安全事件信息向该安全事件管辖区域值班室的报警装置发送监控报警信号,所述报警装置进行安全事件报警,所述管理终端根据监控报警信号进行处理安全事件。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控制系统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数字与信息处理模块、控制电路模块,所述数字与信息处理模块依次连接信号接收模块、控制电路模块,且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安全管理系统相连,控制电路模块与报警装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管理系统采用SSR集中管理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警灯和/或警铃和/或显示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设计报警装置布线连接于值班室内,通过相应的警灯和/或警铃和/或显示器提示值班人员安全事件的产生,避免了值人员随时刷新管理界面或者长时间查看安全事件的相关信息,有效降低了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
2.所述值班室内设有管理终端,值班人员在接到安全事件的警报后,可及时通过管理终端查看安全事件的相关信息,并对安全事件进行控制并处理,有效提高了安全事件响应的速度、处理的效率。
3.所述安全管理系统与报警装置相结合进行报警的方式,将安全事件的报警方式进行了直观化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对报警系统的报警方式进行了简化处理,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效果,可有效避免安全事件可能造成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报警系统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安全事件响应流程图。
图中:1管理员服务器;2安全管理系统;3报警控制系统;4值班室;5管理终端;6报警装置;7安全代理网关;8用户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71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提公文包(PG‑339)
- 下一篇:智能远程交互终端(V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