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定位环式稳定杆及稳定杆定位环注塑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7267.7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5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孙继明;张雪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联美弹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B29C45/03;B29C45/14;B29C45/1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胡莹,马俊荣 |
地址: | 25503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定位 稳定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定位环式稳定杆以及将定位环注塑在稳定杆上的稳定杆定位环注塑设备,属于汽车稳定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交通工具的普及和运用,驾乘舒适性和稳定性已成为轿车、SUV重要的使用性能指标之一。车辆在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会产生较大的车体倾斜角,以及在通过坑洼路面时,两侧车轮跳动不一致,这就直接影响到车辆操纵的稳定性,降低了舒适性。为了改善这一状态,轿车在前后悬架增添了稳定杆。
然而,现有的稳定杆存在自身的横向窜动的弊端,为了解决该问题,在稳定杆上增加了横向限位装置。传统限位装置为在稳定杆横梁两侧加装金属卡箍和橡胶圈配合使用,防止窜动,但这种传统限位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具有以下缺陷:
1.需要金属卡箍和橡胶圈同时使用,成本高;
2.金属卡箍和橡胶圈配合安装,安装效率低;
3.金属卡箍尺寸不规则,轴向尺寸部分位置变宽;
4.金属卡箍尺寸不规则,径向尺寸螺栓突出,容易与汽车底盘安装座产生干涉,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螺栓突出部位会磕伤其他产品表面,极易出现生锈现象,影响产品质量和外观;
5.金属卡箍装车后经过雨水、潮湿环境,容易生锈,产生早期脱落,失去限位作用;
6.拔脱力小,500-1100N之间,而且因为橡胶的不断老化,拔脱力会不断下降,影响限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重量轻、质量稳定且适合长期使用的注塑定位环式稳定杆;同时提供一种能够在稳定杆上同时注塑两定位环、以得到注塑定位环式稳定杆的稳定杆定位环注塑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定位环式稳定杆,包括稳定杆本体,稳定杆本体上注塑有两定位环,两定位环左右对称。
由于两定位环注塑在稳定杆本体上,因此定位环会与稳定杆完全固化在一起,既无需采用金属卡箍或者其他固定件额外进行固定,又能有效防止稳定杆自身的横向窜动,保证其稳定性,提高乘车的舒适性,同时还能够降低车体侧翻的可能性,提高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的定位环采用PA6材料热注塑在稳定杆本体上,拔脱力大,一般在2000-4000N之间,且拔脱力稳定。
因不采用金属卡箍,因此降低了整体稳定杆的重量,同时直接将定位环注塑在稳定杆本体上,操作简单,无需装配。同时,注塑出的定位环为圆环状,无棱边、尖角,不会磕伤其它产品,而且尺寸规则,不会与汽车底盘的其它件产生干涉,也不存在生锈或者老化变形的问题,适合长久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在稳定杆上注塑定位环、以得到注塑定位环式稳定杆的稳定杆定位环注塑设备,该注塑设备包括左、右两组结构相同的注塑单元,在稳定杆本体上同时注塑出两定位环;每组注塑单元包括料斗、原料输送装置、加热装置、注塑模和升降机构,料斗的出料口与原料输送装置的内腔相通,加热装置安装在原料输送装置的外周,注塑模由上模、下模组成,上模固定在模具架上,上模上具有注塑口,注塑口正对其上方原料输送装置的下料口,下模固定在升降机构上;在注塑模的左、右两侧面,上模下端面和下模上端面上均对应设置开口,上、下开口共同形成安装稳定杆的孔道,注塑模内具有注塑用型腔。
通过上述稳定杆定位环注塑设备在稳定杆上注塑定位环的具体过程如下:
1、将稳定杆本体放置在两组注塑单元的下模开口上,然后同时启动两组升降机构(二者同步动作),带动两组下模上升,实现注塑模的合模;
2、将颗粒原料加入料斗,通过原料输送装置向下输送颗粒原料;
3、在颗粒原料的输送过程中,原料输送装置外周的加热装置将颗粒原料加热熔化;
4、熔化后的原料经下料口、注塑口进入注塑模的型腔内,形成定位环;
5、通过升降机构带动两组下模下移,使注塑有定位环的稳定杆从型腔内脱出,取下稳定杆,得到最终产品(即注塑定位环式稳定杆)。
优选的,所述的原料输送装置包括壳体和纵向安装在壳体内的送料螺旋,送料螺旋的主轴连接驱动装置。通过送料螺旋能够在输送原料的同时对原料提供较大的压力,在注塑过程中能够把熔化的流体加压压入注塑模中,定位环更易成型,且注塑得到的定位环密度更高、质量更好。
优选的,所述的原料输送装置的下料口的内腔形状为上宽下窄的倒锥形,以加大出料压力,便于定位环注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联美弹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联美弹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72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