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田污泥含油量确定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7621.6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2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林莉莉;宫兆波;李雯;郭进周;刘可成;王雨;李莉;于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77 | 分类号: | G01N21/3577;G01N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油污泥 含油量 油田区块 油田污泥 有机溶剂 净化油 提取液 萃取液 光度 去除 标准曲线确定 含油量检测 标准曲线 有效地 检测 萃取 杂物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污泥含油量确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测油田区块的含油污泥,含油污泥包括第一含油污泥和第二含油污泥,采用有机溶剂对第一含油污泥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液,去除萃取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净化油,通过净化油的光度值建立检测含油污泥的含油量的标准曲线。将第二含油污泥中的杂物去除以获得待测提取液,根据待测提取液的光度值与标准曲线确定待测油田区块的含油量。采用该方法对含油污泥区的含油量进行检测,有效地提高了含油污泥中的含油量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含油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田污泥含油量确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的伴随品,是石油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也是影响油田及周边环境质量的一大难题。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原油开采和集输过程、集中堆放或填埋的处理后含油污泥。含油污泥中的油类物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人、动物、土壤和天然水体的危害和影响,石油类物质已被列入我国危险废弃物名录,在危险废弃物名录列入的48种危险物质中,石油类排第八位。
含油量是含油污泥中的主要污染控制指标,目前我国并未制定和出台油田污泥含油量的检测标准,各检测机构均是参照其它领域的相关方法进行。国内现行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分析方法只限于水中、土壤中、城市污泥中石油类的测定及饮食业油烟的测定。
国内的情况为:样品的提取方式多采用超声提取、索氏提取、回流提取。测试方法多采用非色散红外吸收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
国际情况为:美国EPA规定的测定土壤和其它固体废物中矿物油的标准方法有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非色散红外吸收光度法及重量法。气相色谱具有灵敏度高、能定性检测矿物油组分等优点,但由于矿物油组成十分复杂,很难实现对矿物油总量的监测。非色散红外吸收光度法仅能检测矿物油中的直链烷烃或环烷烃,而不能检测苯系物,从而也影响了数据的代表性。重量法适合测定实验过程中不挥发的物质。前处理方式主要采用振荡法、索氏提取及超临界流体提取等。
而油田含油污泥性质比较特殊,与土壤和城市污泥有很大的区别,对于含油污泥中含油量测定及标准曲线制作方式的研究报道较少。现有技术中,在前处理过程中均用到有毒且易挥发的四氯化碳溶剂,标准曲线均采用的红外测油仪专用标准溶液,未对标准曲线与待测样品的适应性进行说明。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方法,在新疆油田实际油泥样品的检测过程中,发现选用以上方法中的20号重柴油、红外测油仪专用标液或四氯化碳中石油类标准物质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回归定量计算时,存在检测结果偏差较大,含油量检出率低的现象,不能通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污泥含油量确定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含油污泥中含油量检测结果偏差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油田污泥含油量确定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测油田区块的含油污泥,含油污泥包括第一含油污泥和第二含油污泥,采用有机溶剂对第一含油污泥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液,去除萃取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净化油,通过净化油的光度值建立检测含油污泥的含油量的标准曲线;将第二含油污泥中的杂物去除以获得待测提取液,根据待测提取液的光度值与标准曲线确定待测油田区块的含油量。
进一步地,根据待测提取液的光度值,使用标准曲线确定待测提取液的浓度,根据浓度确定含油量。
进一步地,获取待测提取液包括以下步骤:去除第二含油污泥中的植物根系,得到第一溶液;对第一溶液进行干燥,得到干燥含油污泥;对干燥含油污泥中的油体进行回流提取,获得待测提取液。
进一步地,使用无水硫酸钠或一水合硫酸镁对第一溶液进行干燥。
进一步地,回流提取包括以下步骤:将干燥含油污泥用脱脂滤纸包住并放置于提取管内;在烧瓶中加入有机溶剂,对放置于提取管内的干燥含油污泥进行回流提取,回流提取的回流周期为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76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