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8663.1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6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派克诺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B66B1/34;B66B1/46;B66B1/52;E05B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韩凤 |
地址: | 215213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梯 门把手 及其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其包括门把手本体和门立柱,其中所述门立柱的正面设有一个与所述门立柱等宽的缺口,该缺口内固定设有滑轨组件;所述门把手本体为一方体结构,其上端面设有一人机交互界面,前端面设有一信息识别界面;在所述门把手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装有可沿所述滑轨组件运动的导靴,所述门把手本体可滑动的设置在该缺口内。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智能电梯门把手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本发明可以识别和判断使用者是否经过授权,进而智能控制门把手本体的凸出或嵌入,并且还可通过门把手本体上面的人机交互界面智能呼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梯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电梯门把手通常凸出门板面仅作为开门的辅助部件,会发生与在门附近移动的人或物的碰撞,不能智能识别开门者的身份,无法避免陌生人借助门把手自由进入轿厢使用电梯。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亟须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其可以识别和判断使用者是否经过授权,进而智能控制门把手本体的凸出或嵌入,并且还可通过门把手本体上面的人机交互界面智能呼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包括:门把手本体和门立柱,其中所述门立柱的正面设有一个与所述门立柱等宽的缺口,该缺口内固定设有滑轨组件;所述门把手本体为一方体结构,其上端面设有一人机交互界面,前端面设有一信息识别界面;在所述门把手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装有可沿所述滑轨组件运动的导靴,所述门把手本体可滑动的设置在该缺口内。
优选地,所述门把手本体的侧端面上设有一用于抓握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信息识别界面为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声控识别模块、ID卡读取模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为触摸屏。
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上设有楼层按钮。
一种基于上述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的控制系统,其包括位置检测器、微处理器、控制器和电机,其中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位置检测器、所述信息识别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和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一电梯控制柜,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梯控制柜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一上位机,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上位机电连接。
一种基于上述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信息识别界面接收到用户的输入信号时,将输入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
S2:微处理器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分析并作出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下达命令至控制器;
S3:控制器接收微处理器的指令并根据预先设定的运行行程和速度程序下达命令至电机;
S4:电机执行控制器的命令,带动门把手本体运动;
S5:人机交互界面接收到输入信号时,将输入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重复步骤S2-S4,而后微处理器将该输入信号发送至电梯控制柜。
优选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
位置检测器发送位置检测信号给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输入信号和位置检测信号进行分析并作出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下达命令至控制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派克诺电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派克诺电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86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曳引机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扶梯梳齿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