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束匹配方法及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9572.X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0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武露;刘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13 | 分类号: | H04B7/041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束 匹配 方法 通信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波束匹配方法及通信设备。一个波束匹配方法包括:确定波束扫描参数组;所述扫描参数组包括M,P和Q;其中,M是指1个OFDM符号内的时域重复信号个数;P是指所述OFDM符号内两个相邻时域重复信号之间的0序列的长度;Q是指所述OFDM符号内循环前缀和第一个时域重复信号之间的0序列的长度;发送所述波束扫描参数组至接收端设备;基于所述波束扫描参数组发送导频以进行发射或接收波束扫描。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在时域重复信号两侧或单侧插入一些间隙gap,如0符号序列;另外,gap的存在可以改善传统基于交织的频分多址IFDMA方案来支持时域发送或接收波束扫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匹配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利用空间维度的资源,可以在不增加系统带宽的前提下,使信号在空间获得阵列增益、复用和分集增益以及干扰抵消增益,成倍地提升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
在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NR(New Radio,新一代空口技术)解决方案中,能够显著提高系统容量的MIMO技术仍然将作为一项关键技术,来满足NR高速率的传输需求。另一方面,在MIMO通信系统的接收端解调过程中,相比于非相干解调,相干解调性能更好,因而该解调方式更广泛被现代通信系统所采用。
然而,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对每个载波的调制都是抑制载波的,接收端的相干解调是需要基准信号的,该基准信号又称作导频信号或者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它们在OFDM符号内分布于时频二维空间中不同的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上,具有已知的幅度和相位。同样在MIMO系统中,每根发送天线(虚拟天线或物理天线)具有独立的数据信道,基于预知的RS信号,接收机针对每根发送天线进行信道估计,并基于此还原发送数据。信道估计指的是为了补偿信道衰落和噪声而重建接收信号的过程,它利用发送机与接收机预知的RS来追踪信道的时域和频域变化。例如,为了实现高阶多天线系统的信道质量测量及数据解调,LTE-A(longterm evolution-advanced,进阶长期演进)系统定义CSI-RS用于物理天线端口对应的信道测量,系统基于CSI-RS测量结果完成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等信息的上报。
5G NR中,高频传输成为一个典型场景,波束管理问题首当其冲。在3GPP RAN1会议当前进展中,已经同意将CSI-RS额外用于波束管理。基于波束扫描和切换的自身特征需求,在对CSI-RS pattern设计时需要针对波束管理应用有着特殊的考虑。如考虑到引入子时间单元(sub-time units)来实现波束的有效扫描和切换,如在一个OFDM符号周期内完成多次发送或接收波束扫描。
现有技术中,IFDMA导频映射结构可以实现时域上将各个time unit分成若干个sub time-unit,来支持短时间周期内波束扫描和切换。但是在IFDMA中,各个时间子单元都具有相同的信号,且各个时间子单元是连续的。然而连续的时间子单元上只能发送相同的发送波束从而实现时域上的接收波束扫描,而无法支持时域上的发送波束扫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匹配流程及通信设备,以实现在一个OFDM符号周期内完成多次发送或/和接收波束扫描。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匹配方法,包括:确定波束扫描参数组;发送所述波束扫描参数组至接收端设备;基于所述波束扫描参数组发送导频以进行发射或接收波束扫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95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束训练的配置参数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