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分流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9808.X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6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韩立锋;戴明增;曾清海;郭轶;黄曲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H04W28/10;H04W28/24;H04W76/11;H04W7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设备 分流 核心网设备 方法和装置 数据分流 数据隧道 终端设备 发送 分组数据单元 核心网络设备 信令开销 会话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确定分组数据单元会话中待分流的QoS flow;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待分流的QoS flow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隧道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通过将待分流的QoS flow由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再将待分流的QoS flow由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至终端设备,使得待分流的QoS flow从第一网络设备分流到第二网络设备再到终端设备,而不是从核心网设备直接分流至第二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无需再向核心网设备报告需分流的QoS flow的标识,减少了第一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信令开销。同时,第二网络设备与核心网络设备之间无需建立数据隧道,减少了第二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交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管理是基于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承载进行的,不同EPS承载具有不同的QoS。
当一个基站上传输的数据量过大时,可选择将该基站上的部分EPS承载所述承载的数据进行迁移,对部分EPS承载上的数据进行分流。LTE系统中在进行数据分流时,主基站在确定了待分流至辅基站的数据对应的EPS承载后,需将被迁移的数据对应的EPS承载的标识告知核心网,以使核心网将被迁移的EPS承载所承载的数据分发给辅基站。
在5G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的QoS管理是基于服务质量流(QoS flow)进行的,具有相同QoS要求的数据作为一个QoS flow发送。当主基站决定将多个QoS flow迁移至辅基站时,主基站需将各个QoS flow的标识发送给核心网。而QoS flow的数量远大于EPS承载的数量,当主基站与辅基站之间需要频繁的进行QoS flow的迁移时,主基站需要频繁通知核心网被迁移的QoS flow的标识,将会导致基站与核心网之间信令开销较大,并且核心网与辅基站之间还需要建立较多的数据传输的隧道,增加了核心网业务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第一网络设备在进行QoSflow分流时,需频繁通知核心网被迁移的QoS flow的标识,导致第一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信令开销增大,且还需在核心网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较多的数据隧道,增加了核心网业务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确定分组数据单元会话中待分流的QoS flow;
第一网络设备将待分流的QoS flow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隧道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
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通过将待分流的QoS flow由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再将待分流的QoS flow由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至终端设备,使得待分流的QoS flow从第一网络设备分流到第二网络设备再到终端设备,而不是从核心网设备直接分流至第二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无需再向核心网设备报告需分流的QoS flow的标识,减少了第一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信令开销。同时,第二网络设备与核心网络设备之间无需建立数据隧道传输分流的QoS flow,减少了第二网络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数据分流方法还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分组数据单元会话对应的数据隧道;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将待分流的QoS flow通过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隧道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98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