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铝铝灰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0457.4 | 申请日: | 2017-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1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坚;薛洋;许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南湖区翊轩塑料五金厂(普通合伙) |
主分类号: | C01F7/30 | 分类号: | C01F7/30;C01C1/24;C05C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4009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铝 资源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铝铝灰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属于电解铝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利用水溶解球磨后的铝灰中熔盐,并使铝灰中的氮化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经过滤后回收1号滤液,并将滤饼加压,经瞬间泄压,使铝灰得以爆破细化,并配合冷冻、解冻循环进一步细化,再用硫酸溶液浸提铝灰,利用活性炭吸附碳酸氢铵与硫酸铝反应生成的碳酸铝铵沉淀,过滤回收3号滤液,将滤饼烘干后煅烧,再将1号滤液与3号滤液合并,经浓缩后蒸发结晶,得到混合晶体,作为农作物氮肥回收利用。本发明回收利用过程能耗低,铝元素回收率高,且回收利用过程产生的副产物可作为氮肥使用,综合利用价值高,解决了铝灰的无害化处理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铝铝灰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属于电解铝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铝灰产生于所有铝发生熔融的生产工序,含铝量10~80%不等,其中的铝约占铝生产使用过程中总损失量的1~12%,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次铝灰,在电解原铝及铸造等不添加盐熔剂过程中产生浮渣,是一种主要成分为金属铝和铝氧化物的混合物,铝含量可达15~70%;另一种是二次铝灰,经盐浴处理回收一次铝灰或铝合金精炼产生的NaCl、KCl、氟化物、氧化铝和铝的混合物,铝含量较一次铝灰低。铝灰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但一直没得到足够的重视,成为破坏环境的一个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废铝灰积蓄量的逐年大幅度增加,如果不寻找经济有效、环保的方法加以处理,将越来越突显其对环境的严重威胁。
目前常用的从铝灰中提取金属铝的方法主要有压榨法、回转炉法、冷灰粉碎分离法、人工炒灰等,这些方法能够将铝灰中一部分金属铝回收,但是回收率较低,仅能达到90%左右,金属铝浪费大,且其剩余的铝灰还要经过其他方法进行处理,整个处理过程时间长、工艺复杂,需要大量人工,对环境也有一定的破坏性。因此,研究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铝灰资源化处理工艺是极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传统电解铝厂铝灰资源化利用过程中铝回收率低,金属铝浪费大,且能源消耗和浪费大,不利于电解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解铝铝灰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称取600~800g电解铝厂铝灰,球磨后倒入2~4L水中,恒温搅拌反应3~5h,待恒温搅拌反应结束,过滤,得滤液和水浸铝灰滤饼,将滤液标记为1号滤液得以回收,再将水浸铝灰滤饼转入盛有300~400mL去离子水的不锈钢反应釜,再将反应釜密封,加热升温,保压反应后,打开反应釜底部出料阀,使反应釜中物料喷射进入接收釜;
(2)待接收釜中物料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接收釜中物料均匀平铺于托盘中,用液氮喷淋冷冻15~30s后,微波解冻3~5min,如此冷冻、解冻循环6~8次,得预处理铝灰湿料,称取100~200g预处理铝灰湿料,倒入2~4L质量分数为20~30%硫酸溶液中,恒温搅拌反应2~4h,过滤,得2号滤液;
(3)量取600~800mL2号滤液,在搅拌状态下,向2号滤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20~30%碳酸氢铵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更多沉淀,继续搅拌反应20~40min,过滤,得3号滤液和混合物滤渣,再将所得混合物滤渣干燥至恒重,得干燥滤渣,将所得干燥滤渣转入马弗炉,保温煅烧后出料,回收得到氧化铝;
(4)合并1号滤液及3号滤液,并将合并后的滤液旋蒸浓缩,得浓缩液,再将所得浓缩液经蒸发结晶得到富含硫酸铵的晶体,作为农作物氮肥回收利用。
步骤(1)所述的保压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为2.6~3.2MPa,保压时间为20~30s。
步骤(1)所述的接收釜通过管道与反应釜底部出料阀相连。
步骤(3)所述的2号滤液中还可以添加100~120g粉碎至325~500目的活性炭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南湖区翊轩塑料五金厂(普通合伙),未经嘉兴市南湖区翊轩塑料五金厂(普通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04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品位菱镁矿与硼镁矿综合利用方法
- 下一篇:氟化钙污泥再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