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肝硬化黄疸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0601.4 | 申请日: | 201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5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齐鼎立专利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539 | 分类号: | A61K36/539;A61P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疸 肝硬化 板蓝根 中药 苦参 有效治疗 原料药材 重量配比 丹参 灵芝 黄芩 茵陈 治疗 制备 红花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肝硬化黄疸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丹参15份、红花5份、黄芩5份、茵陈10份、板蓝根15份、灵芝9份、苦参5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肝硬化黄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肝硬化黄疸的中药。
背景技术
肝硬化是以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细胞弥漫性实质性病变。包括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肝结节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是肝脏逐渐变性、变硬而形成肝硬化。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酒精中毒、化学毒物或药物、胆汁淤积、循环障碍、营养不良及原因不明等。肝硬化临床表现为:肝功能代偿和失代偿期。代偿期可无明显症状,或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腹胀、恶心等慢性肝病的症状。代偿期则以肝功能损伤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可有初学倾向、低烧、黄疸、皮肤瘙痒、贫血、腹水、肝掌、脾脏肿大变硬。失代偿期除上述肝功能明显异常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白球蛋白倒置。常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继发感染及原发性肝癌。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丹参【别名】 红根、大红袍、血参根、血山根、红丹参、紫丹参。【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性味】苦,微寒。【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摘录】 《中华本草》
红花【别名】草红花。【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取管状花,注意勿伤基部的子房,除去杂质,阴干或微火烘干,此时质较软,色深红最佳。(采收花朵时,应趁早晨露水未干、苞叶锐刺较软时进行,但也不宜过早。)。【性味】辛,温。【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 孕妇慎用。【摘录】《中华本草》。
黄芩【别名】 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性味】苦,寒。【归经】 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 山茱萸、龙骨为之使。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摘录】《中华本草》。
茵陈【别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来源】品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 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性味】 苦、辛,微寒。【归经】归脾、胃、肝、胆经。【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摘录】《中华本草》。
板蓝根【别名】大蓝根、大青根。【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性味】苦,寒。【归经】归心、胃经。【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注意】 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灵芝【别名】 灵芝草、菌灵芝、木灵芝。【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全年采收,除去杂质,剪除附有朽木、泥沙或培养基质的下端菌柄,阴干或在40~50℃烘干。【性味】甘,平。【归经】归归心、肺、肝、肾经。【功能主治】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虚劳咳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摘录】《中华本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齐鼎立专利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淄博齐鼎立专利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06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麝香通心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