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1037.8 | 申请日: | 201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3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陆为东;陈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7/03 | 分类号: | F04B17/03;F04B53/16;F04B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腔 通孔 柱塞泵 腔壁 单向阀 清洗机 泵盖 装入 贯穿 斜孔 钻孔 成型 连通 把手 加工 制造 | ||
一种清洗机,包括把手、柱塞泵,柱塞泵包括泵盖,泵盖设有第一出水腔、第二出水腔、间隔第一出水腔与第二出水腔的第一腔壁、连通第一出水腔与第二出水腔的第一通孔,第一出水腔设有第一端口,第二出水腔设有第二端口,柱塞泵还包括可由第一端口装入第一出水腔的第一单向阀、可由第二端口装入第二出水腔的第二单向阀,第一通孔为倾斜贯穿第一腔壁、朝向第一端口的斜孔。本设计第一通孔为倾斜贯穿第一腔壁、朝向第一端口的钻孔,方便设备通过第一端口去加工、成型或处理第一通孔,利于制造及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机,尤其是关于其柱塞泵。
【背景技术】
柱塞泵的泵盖通常设有若干个并列的出水腔,为使得这些出水腔连通,现有技术中采用钻头从泵盖侧面直接钻穿这些出水腔,由于会在泵盖侧面留下一个钻孔,因此还需要额外增加一个堵头将钻孔封堵,无疑增加的物料和堵头装配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利于节约成本的柱塞泵泵盖的清洗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洗机,包括把手、柱塞泵,柱塞泵包括泵盖,泵盖设有第一出水腔、第二出水腔、间隔第一出水腔与第二出水腔的第一腔壁、连通第一出水腔与第二出水腔的第一通孔,第一出水腔设有第一端口,第二出水腔设有第二端口,柱塞泵还包括可由第一端口装入第一出水腔的第一单向阀、可由第二端口装入第二出水腔的第二单向阀,第一通孔为倾斜贯穿第一腔壁、朝向第一端口的斜孔。
本设计第一通孔为倾斜贯穿第一腔壁、朝向第一端口的钻孔,方便设备通过第一端口去加工、成型或处理第一通孔,利于制造及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泵盖还包括第三出水腔、间隔第二出水腔与第三出水腔的第二腔壁、连通第二出水腔与第三出水腔的第二通孔,第三出水腔的外端设有第三端口,第二通孔倾斜贯穿第二腔壁,第二通孔为朝向第二端口或第三端口的斜孔。
进一步的,第一通孔中轴线平行于第二通孔中轴线,第一出水腔、第二出水腔、第三出水腔并列设置,第二出水腔位于第一出水腔与第三出水腔之间。
进一步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中对称设置,第一出水腔、第二出水腔、第三出水腔并列设置,第三出水腔位于第一出水腔与第二出水腔之间。
进一步的,第一通孔中轴线与第二通孔中轴线呈80度至100度夹角,第一出水腔、第二出水腔、第三出水腔并列设置,第三出水腔位于第一出水腔与第二出水腔之间。
进一步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对齐。
进一步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排成一排。
进一步的,第一通孔在一第五方向上与第二通孔重叠,第五方向与第一通孔中轴线倾斜,第五方向垂直于第一出水腔中轴线,第五方向平行于第一出水腔中轴线与第二出水腔中轴线所在平面。
进一步的,第二端口沿一第二方向投射而成的投影可完全覆盖第二通孔沿第二方向投射而成的投影,或者,第三端口沿第二方向投射而成的投影可完全覆盖第二通孔沿第二方向投射而成的投影,第二方向平行于第二通孔中轴线。
进一步的,第一出水腔、第二出水腔、第三出水腔并列设置,第三出水腔位于第一出水腔与第二出水腔之间,第一通孔是由钻头经第一端口进入第一出水腔后钻出,第二通孔是由钻头经第二端口进入第二出水腔后钻出或者第二通孔是由钻头经第三端口进入第三出水腔后钻出。
进一步的,第二通孔中轴线穿过第二端口,第二端口沿一第二方向投射而成的投影可完全影覆盖第一通孔沿第二方向投射而成的投影,第二方向平行于第二通孔中轴线,第二通孔为倾斜朝向第二端口的钻孔;或者,第二通孔中轴线穿过第三端口,第三端口沿一第二方向投射而成的投影可完全影覆盖第一通孔沿第二方向投射而成的投影,第二方向平行于第二通孔中轴线,第二通孔为倾斜朝向第三端口的钻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10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