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干旱区缓坡地打结垄沟集雨种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62176.2 申请日: 2017-06-19
公开(公告)号: CN107241992A 公开(公告)日: 2017-10-13
发明(设计)人: 王琦;刘青林;李富春;张登奎;张恩和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13/02;A01B79/00
代理公司: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2102 代理人: 张晋
地址: 甘肃省兰***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旱区 缓坡 打结 垄沟 种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主要涉及垄沟集雨种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半干旱区缓坡地打结垄沟集雨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半干旱黄土高原丘陵区具有降水资源短缺、植被覆盖率低、土壤肥力层浅薄、地形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等特点,干旱和水土流失是制约该区粮食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Li XY,Xie Z,Yan X,et al.Runoff characteristics of artificial materials for rainwater harvesting in the semiarid regions ofChina[J].Agriculture Water Management,2004,65:211-224.)。该区域以丘陵山地为主,坡耕地面积与总耕地面积的比例为60%-70%,坡耕地土壤侵蚀量占总土地侵蚀量的比例为50%-60%,坡耕地是该区域径流和泥沙流失产生的主要策源地(刘雪峰,张富,张佰林,等.安家沟流域不同植物措施坡耕地的产流产沙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4,34(4):17-20.)。

在传统垄沟集雨种植中,当遭受大暴雨时,当降雨+径流的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时,传统沟垄集雨种植技术沟内出现点状积水,随积水量增加,点状积水扩展为面状积水。当积水深度超过一定深度时,面状积水开始向低处流动和汇集,径流选择垄面较低或填筑不严实垄为通道,径流挟泥沙而流动,带走耕层土壤水分和养分,引起水土流失(Zhao H,XiongYC,Li FM,et al.Plastic film mulch for half growing-season maximized WUE and yield of potato via moisture-temperature improvement in a semi-arid agroecosystem.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12,104:68–78.)。

在传统垄沟集雨种植系统中,沟内按一定距离设置打结垄,从而形成打结垄沟集雨种植系统。坡地设置打结垄主要目的是将降雨和径流进行沟内拦截,避免径流在沟内向低处局部汇集,当遇到暴雨时,可以分散导流暴雨径流产生的多余水分,减缓水分在沟内流动速度,增加径流在沟中滞留时间,从而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Araya A,Stroosnijder L.Effects oftiedridges and mulch on barley rainwater use efficiency andproduction in Northern Ethiopia[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10,97:841-847.)。

打结沟垄集雨种植技术具有增加劳动力,减少条播类作物群体数量等缺点。如果打结沟垄集雨种植方法设计不合理,将起不到保水和增产效果,反而,易引起溃坝效应和水土流失等灾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缺陷,而提出一种半干旱区缓坡地打结垄沟集雨种植方法,当遭受大暴雨时,当降雨+径流的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时,解决目前传统垄沟集雨种植引起土壤养分和水分流失等问题。

本发明的半干旱区缓坡地打结垄沟集雨种植方法如下步骤:

(1)筑垄作沟:在缓坡地(5°-20°)沿等高线用原地土壤修筑集雨垄,集雨垄断面形状为半圆形,集雨垄高为15-20cm,集雨垄底宽为35-40cm,集雨垄上垄面与沟面夹角为5°-10°,集雨垄下垄面与沟面夹角为50°-60°;相邻两集雨垄的垄脚之间为沟,沟作为种植区,沟宽约为60cm,沟坡度约为0°,筑垄作沟主要优点是减慢径流在缓坡地流动速度,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相关试验表明集雨垄符合前述参考时有最佳效果;

(2)施肥:过磷酸钙350-420kg hm-2和尿素220-300kg hm-2作为基肥,播种前2种肥料混合撒在沟内土壤表面,然后翻入土壤,施肥深度20-30cm;

(3)集雨垄覆盖:采用普通塑料薄膜、生物可降解地膜、液体地膜或生物炭等材料覆盖集雨垄;集雨垄覆盖主要优点是增加土壤水分、地温、耕作层矿质营养含量和作物产量;

(4)播种:采取穴播或条播,在沟内种植作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2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