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清洁元件和润湿装置的湿式清洁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2786.2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6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H.比辛;J.耶恩奇;C.甘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福维克控股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3/22 | 分类号: | A47L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李萌 |
地址: | 德国伍***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清洁 元件 润湿 装置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清洁设备、尤其一种湿式擦扫设备,其具有清洁元件、尤其围绕转动轴线能转动的清洁辊子和用于向清洁元件施加液体的润湿装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润湿装置的方法,其中,借助润湿装置在清洁元件上布设液体。
背景技术
湿式清洁设备或者用于运行湿式清洁设备的方法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
专利文献DE 102 29 611 B3例如公开了一种湿式清洁设备,其具有能围绕转动轴线转动式驱动的擦扫体,其中,从储备箱中提取清洁液并且借助沿擦扫体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布置的喷嘴向擦扫体的表面上喷。以此被润湿的擦扫体在擦扫运行期间在待清洁的面上导引,其中,擦扫体从待清洁的面上带起脏物。
擦扫体的这种润湿缺点在于,需要相对大量的液体用以润湿整个擦扫体。此外,擦扫体润湿不均匀并且至少在局部区域中对待清洁的面的施加了太多水分而不是仅使其潮湿。
发明内容
因此,以上述现有技术为出发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按如下所述地改进上述种类的湿式清洁设备,即实现尽可能少地加入液体而最优化地清洁待清洁的面。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本发明解决,即润湿装置具有用于液体的导引面,导引面沿液体的流动路径布置在液体喷嘴和清洁元件之间,导引面尤其相对于清洁元件能移位,其中,导引面相对于液体喷嘴的液体排出方向以在90°至170°之间的角度、尤其在90°至105°之间的角度布置,使得从液体喷嘴加速地朝导引面喷洒的液体在冲击在导引面上时呈扇状散开并且由于重力而沿导引面到达清洁元件。
按照本发明,湿式清洁设备在此具有导引面,在导引面上液体能流向清洁元件。在此,在本发明范围内术语“液体”也可以理解为蒸汽、液滴、喷雾等等。现在,从液体喷嘴排出的液体不再直接涂布在清洁元件上,确切地讲而是首先涂布在导引面上并且从导引面涂布在清洁元件上。为此目的,液体喷嘴相对于导引面按如下所述地布置,即沿液体排出方向加速地离开液体喷嘴的液体撞击在导引面上并且在导引面处朝清洁元件的方向流动。液体撞击在导引面上之后,液体射流呈扇状散开成为液体膜。离开液体喷嘴的液体有利地借助泵加速并且沿液体排出方向从液体喷嘴排出,液体排出方向与垂直方向不同。液体基本上沿此方向向导引面上撞击,其中,由泵施加在液体上的力足够以此使得液体能够到达导引面。液体在导引面上产生液体斑点,液体的一部分从液体斑点出发大部分径向地沿各个方向运动,例如甚至克服重力地运动。液体就随着相对于液体喷嘴逐渐变大的间距沿重力方向逐渐趋向垂直地定向,以此实现液体在导引面上的呈扇状的散开。通过液体射流呈扇状的散开,可以在清洁元件的整个纵向延伸上均匀地润湿清洁元件。清洁元件在润湿期间优选相对于导引面能运动,即,平面式构造的清洁元件能相对于导引面来回移动,或者构造为清洁辊子的清洁元件围绕转动轴线转动。通过清洁元件相对于形成液体膜的导引面的相对移位或者说转动,可以实现在清洁元件的整个表面上的均匀的润湿。为了使得布设在导引面上的液体尽可能宽地呈扇形散开并且因而可以润湿清洁元件的尽可能宽的面,液体优选应该近似垂直地向导引面上布设。导引面和液体喷嘴的液体排出方向之间建议有在90°至170°之间、尤其在90°至105°之间的角度。在实践中已表明,在导引面和液体排出方向之间大于105°的角度导致液体射流呈扇形散开的宽度的剧烈的减小。
按照本发明,导引面同时满足多个任务,即一方面使得从液体喷嘴排出的液体呈扇形散开,另一方面把沿导引面流动的液体扇面导向清洁元件。总体上实现清洁元件的全面的、均匀的、但是仅雾状潮湿的润湿,这总体上使得为润湿清洁元件所需的液体量的减少。导引面还有其他功能,这在下文中参照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
特别建议,导引面也能够相对于清洁元件移位。为此,导引面例如能围绕摆动轴线摆动地支承在湿式清洁设备上。由此实现,导引面远离清洁元件运动或者向清洁元件运动,以便能够例如在不同的位置之间选择用于润湿清洁元件、湿式清洁设备的擦扫运行(没有对清洁元件的持续润湿)和/或用于对清洁元件进行清洁的再生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福维克控股公司,未经德国福维克控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27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支撑底座固定装置
- 下一篇:可折叠式支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