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CV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4485.3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7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0 | 分类号: | F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3002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v | ||
本发明提供一种PCV阀,包括中空的上阀体及下阀体,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相互扣合连接,所述下阀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上阀体上设有出气口,所述PCV阀还包括阀芯及下膜片,所述阀芯以沿所述上阀体的内壁往返运动的方式调节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气体流量,所述下膜片盖设于所述下阀体的中空内,且当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相互扣合连接时,所述上阀体挤压所述下膜片,以使所述下膜片的边缘与所述下阀体的内壁密封贴合。本发明中的PCV阀,所述阀芯通过沿所述上阀体的内壁往返运动的方式实现了对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气体流量的调节,所述下膜片通过边缘贴合密封的方式实现了气体逆流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邻域,特别涉及一种PCV阀。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驶的过程当中,发动机会产生窜气并流入到曲轴箱内,起初曲轴箱压力控制系统通过自然通风的方式(即曲轴箱直接与大气接通)将发动机的窜气排出,以确保曲轴箱内部的气压稳定。随着节能环保的理念不断提倡,目前大部分采用PCV阀对曲轴箱的压力进行控制,PCV阀通常与曲轴箱和进气歧管稳压腔体连接,曲轴箱通过PCV阀的调控将内部窜气重新送回到发动机内。
然而,现有技术当中,常用的PCV阀有柱塞式和膜片式,当运用在增压发动机且当发动机进气稳压腔压力高于200kPa时,柱塞式PCV阀缺乏气体逆流保护的设计,将出现较高的逆向气流量(10~20l/min)逆向流入到曲轴箱内,导致曲轴箱压力明显增高,失去曲轴箱压力调节功能,而膜片式PCV阀缺乏气流量的调控,无法适应增压发动机复杂工况并形成非线性的压力控制。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气流量调控及气体逆流保护的PCV阀。
一种PCV阀,包括中空的上阀体及下阀体,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相互扣合连接,所述下阀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上阀体上设有出气口,所述PCV阀还包括阀芯及下膜片,所述阀芯以沿所述上阀体的内壁往返运动的方式调节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气体流量,所述下膜片盖设于所述下阀体的中空内,且当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相互扣合连接时,所述上阀体挤压所述下膜片,以使所述下膜片的边缘与所述下阀体的内壁密封贴合。
上述PCV阀,通过设置的所述阀芯及所述下膜片,当曲轴箱的气体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时,气体将发向挤压所述下膜片,并通过挤压导致的所述下膜片的边缘与所述下阀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所述上阀体内,此时气体将推动所述阀芯沿所述上阀体的内壁运动,导致所述阀芯与所述上阀体之间的间隙发送变化,从而调节气体的流量,当进气歧管稳压腔体内的压力高于曲轴箱时,此时气体将从所述出气口逆向流入到所述上阀体内,通过所述阀芯与所述上阀体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所述下阀体内,此时气体将正向挤压所述下膜片,所述下膜片的边缘将与所述下阀体的内壁更加密封贴合,气体将被所述下膜片阻挡,无法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到曲轴箱内。因此所述PCV阀具有气流量调控及防气体逆流保护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上阀体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与所述下阀体扣合连接,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所述第一阀体远离所述第二阀体的一端,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下阀体远离所述第二阀体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上阀体还包括上膜片,所述上膜片设于所述上阀体的中空内,且卡在所述第一阀体和所述第二阀体之间,所述阀芯设于所述第二阀体内,且所述阀芯的一端穿过所述上膜片收容于所述第一阀体内,所述阀芯以沿所述第一阀体的内壁往返运动的方式调节与所述上膜片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上阀体还包括一复位弹簧,所述阀芯远离所述第一阀体的一端设有一连接板,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阀芯上,且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膜片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靠近所述第一阀体的一端呈锥形,且所述阀芯靠近所述第一阀体一端的端部直径向所述阀芯的中部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44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