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饲料级羟基蛋氨酸铜螯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5111.3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7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兵;邵勇杰;李奉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汉隆达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19/20 | 分类号: | C07C319/20;C07C323/52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魏常巍 |
地址: | 618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饲料 羟基 蛋氨酸 铜螯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饲料级羟基蛋氨酸铜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铜的无机盐水溶液中加入计量氢氧化钠试剂,得到固相物;B、水洗固相物以去除其中可溶性成分;C、向水洗渣中加水匀浆;D、按照料浆中铜含量与羟基蛋氨酸的摩尔比值≤0.5的比例加入羟基蛋氨酸进行螯合反应;E、反应产物通过后处理得到产品。本发明的优点是:1)能够制备出纯度更高的羟基蛋氨酸铜螯合物产品,更适宜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2)螯合反应速率快,能耗低,在常温下即可以较快的速率进行,生产方法简便,利于在产业上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养殖领域,尤其是一种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量元素铜能有效参与机体的细胞氧化、骨和结缔组织的形成、角质化和组织的色素沉着以及脊髓髓鞘形成等重要生理过程,并对机体保持正常的心脏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铜也是一些酶系统的必需组分,尤其是与细胞氧化有关的金属酶,直接参与机体代谢。铜与铁的吸收和功用密切相关,能维持铁元素的正常代谢,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的成熟;还能通过促进下丘脑分泌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而参与机体的繁殖活动。
羟基蛋氨酸铜具有毒性小、瘤胃降解率低、促进瘤胃微生物的合成、节约日粮中的蛋白质、提高乳牛的生产性能、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免疫能力、减少氮的排放、污染环境较少、生产工艺简单、价格较低等特点,是动物最经济有效的一种氨基酸源和铜源。因此羟基蛋氨酸铜在市场上正逐渐替代价格较贵的一些氨基酸。
羟基蛋氨酸铜的制备方法通常是:将羟基蛋氨酸与铜的无机盐混合后,在碱性溶液存在下维持较高的反应温度而制得。
例如,公开号为CN1338254A的专利文件中,其实施例部分公开了一种羟基蛋氨酸铜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即是采用羟基蛋氨酸,五水硫酸铜,98%的工业级氢氧化钠在保持80℃的反应温度下反应1小时,从而制得羟基蛋氨酸铜。
又如公开号为为CN103254104A的专利文件中,其实施例部分公开了一种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铜的制备方法,其即是采用蛋氨酸羟基类似物中加入水,搅拌配成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的水溶液。再加入事先配好的10%的氢氧化钾溶液,搅拌反应1h,控制pH值为5.4。再加入二水氯化铜固体,搅拌反应3h,控制终点pH值为8.0。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温度控制在30~45℃范围内。反应完成后,离心,水洗数次后,进入闪蒸干燥,过40目筛得到产品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铜。
羟基蛋氨酸铜分为络合物、螯合物:
羟基蛋氨酸铜络合物是一摩尔铜与一摩尔羟基蛋氨酸通过配位键络合而生成,形成络阳离子,络合物带正电离子。羟基蛋氨酸络合物分子式:CuC5H8O3S。
羟基蛋氨酸铜螯合物是一摩尔铜与两摩尔羟基蛋氨酸通过配位键、共价键螯合而生成,形成内络盐,螯合物成电中性。羟基蛋氨酸铜螯合物分子式:Cu(C5H10O3S)2。
上述两件专利文件中,第一件中的方法只能发生络合反应生产出羟基蛋氨酸铜络合物。而第二件专利文件的方法可以生产出羟基蛋氨酸螯合物。该方法是先通过羟基蛋氨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羟基蛋氨酸钾,再通过羟基蛋氨酸钾与氯化铜发生置换反应,将羟基蛋氨酸铜通过沉淀溶液体系分离出来,因此该方法耗时很长,能耗较高,且容易造成铜水解生产氧化铜,导致产品混入杂质,难于在产业上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获得产品杂质含量更少,纯度更高的饲料级羟基蛋氨酸铜螯合物产品,并优化产品的生产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饲料级羟基蛋氨酸铜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饲料级羟基蛋氨酸铜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向铜的无机盐水溶液中加入计量氢氧化钠试剂,充分反应后固液分离得到固相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汉隆达饲料有限公司,未经广汉隆达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51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