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距矩形钢条的加工打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5860.6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5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方灼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摩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07 | 分类号: | B24B7/07;B24B41/00;B24B41/02;B24B41/06;B24B47/12;B24B5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71 | 代理人: | 张剑英 |
地址: | 322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距 矩形 钢条 加工 打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等距矩形钢条的加工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钢条重量轻、耐高压、韧性好、施工快、寿命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市政排水排污、农业灌溉、煤矿通风、化工、通信电缆护套等领域,但由于钢条在长期仓储过程中表面生锈,生锈的钢带不能达到生产工艺要求。所以需要对钢带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去除表面锈迹。对钢条表面进行处理的设备有很多,目前,常见的打磨装置结构一般为沿长度方向布置的方式,即在一台机架上设置摩擦轮,钢带经过摩擦轮进行摩擦作业。这种装置通常不能很好地进行打磨作业,无法达到较好的打磨效果,为了达到较好的打磨效果一般都要将钢带进行多次反复打磨,上述方式费时耗力,增加人工成本,而且吸尘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等距矩形钢条的加工打磨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等距矩形钢条的加工打磨装置,包括由底座和支撑框架组成的打磨机架,所述支撑框架内设有打磨腔体,所述支撑框架左侧端面靠近所述底座一侧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右侧相对的所述打磨腔体右侧内壁固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左侧顶部边缘处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右侧内壁固设有沿所述开口槽前后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的锥形齿形条,所述凸出部远离所述开口槽一侧的顶部端面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有右侧端面与所述打磨腔体右侧内壁抵压滑动配合连接的升降托架,所述升降托架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挡板,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挡板之间上下对称设有导向杆,两组所述导向杆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打磨执行机构,所述打磨执行机构左侧延伸段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打磨转动轴,所述打磨转动轴顶部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所述打磨转动轴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打磨转动轴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所述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外且固定设有打磨头,所述传动腔内的所述打磨转动轴上周向固定设有主齿形轮,所述主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形轮,所述传动齿形轮上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所述传动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有副齿形轮,所述副齿形轮上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所述底座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左右驱进螺纹杆,所述左右驱进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动台。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通槽内顶壁左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右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一密封垫。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纹杆顶部端与所述打磨腔体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底部端与第二电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凸出部顶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传动腔顶部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顶部延伸端与所述传动腔顶部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延伸端与所述传动腔底部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传动腔顶部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所述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外且固定设有用以与所述锥形齿形条配合连接的锥形齿形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左右驱进螺纹杆左侧端与所述底座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左右驱进螺纹杆右侧段经过所述通槽后伸入所述打磨腔体内,所述左右驱进螺纹杆右侧末端与左右驱进电机配合连接,所述左右驱进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凸出部左侧端面内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台右侧端面设有用以与所述通槽配合连接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顶部端面左侧设有用以与所述凹槽配合连接的凸出块,所述凸出块右侧端面设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通槽大小相等,所述凸出块与所述凹槽大小相等,所述滑动台顶部固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部设有夹装机构,所述支撑台顶部端面内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顶部与所述夹装机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内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第三电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一沉孔底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沉孔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台顶部端面内对称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底部滑动配合连接有顶部与所述夹装机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导连杆。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架前后内壁均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与吸尘装置配合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摩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摩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58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身焊接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故障检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