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认证方法、基于区块链的认证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5995.2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7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厉科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G06Q2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晋德允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3 | 代理人: | 周莉娜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认证 方法 基于 区块 数据处理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认证方法、基于区块链的认证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在接收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后,从区块链网络中获取与身份标识相关联的认证数据,并根据认证数据,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基于区块链网络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点,预先将不同用户的身份标识与认证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中,互联网服务平台在向用户提供业务服务时,可基于区块链网络中存储的认证数据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提升了身份认证的处理效率;借助区块链网络,能够实现认证数据在不同互联网服务平台之间共享,无需用户每次在新服务平台注册或者登录时提交身份信息,同时能够有效防止身份信息泄漏造成的冒名认证,有效提升身份认证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认证方法、基于区块链的认证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然而,在通过互联网提供业务服务的过程中,身份认证成为一个重要环节。
那么,提供业务服务的互联网服务平台对应的服务器通常采用以下方式实现对请求业务服务的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
第一种方式:
预先建立互联网服务平台对应的服务器(后续称之为第一服务器)与身份管理平台(例如:公安机关等国家机构)对应的服务器(后续称之为第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链路。
当第一服务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业务服务请求时,根据该业务服务请求中包含的该用户的身份信息(这里的身份信息中可以包含身份标识等信息),生成认证请求,并通过预先建立的数据链路将该认证请求发送给第二服务器。
第二服务器接收第一服务器发送的认证请求,并对该认证请求中包含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将认证结果发送给第一服务器。
此时,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认证结果时,根据该认证结果,完成对该用户的身份认证。
但是,由于各互联网服务平台能够获取到用户的身份信息,那么存在用户的身份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第二种方式:
为了防止用户的身份信息泄露,用户利用身份信息在第二服务器中申请得到网络电子身份证(Electronic Identity,缩写e ID),这样,用户在请求业务服务时,可以将e ID发送给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可以按照第一种方式实现对用户的身份认证。
但是,由于各互联网服务平台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时,通过上述记载的第二服务器来实现,使得第二服务器需要处理的认证请求的数量比较多,这样,将导致认证请求的处理效率较低,进而延长互联网服务平台处理请求业务服务的时间,使得用户对互联网服务平台提供的业务服务的用户体验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认证方法、基于区块链的认证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身份认证方法存在的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认证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认证请求,所述认证请求中包含所述用户的身份标识;
从区块链网络中获取与所述身份标识相关联的认证数据,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区块链节点中存储身份标识与认证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认证数据,对所述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认证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信息,并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59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云环境认证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学籍追溯认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