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丝管蒸发器立体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6256.5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1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时乾中;肖翔;王玉珏;李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太通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06 | 分类号: | B21D53/06;B21D11/00;B21D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桃花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器 立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丝管蒸发器产品蒸发片层的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丝管蒸发器立体弯装置。
背景技术
蒸发器从其结构所表现出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是板式蒸发器,所谓的板式蒸发器是将蒸发管敷设于蒸发板上;二是管式蒸发器,其由单纯的蒸发管弯曲而成;三是介于板式蒸发器与丝管式蒸发器之间的丝板式蒸发器;四是翅片式蒸发器;五是目前较广泛使用的丝管式蒸发器,由于丝管式蒸发器具有蒸发面积大、蒸发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和制造工艺简单,因而得到大力推广使用。丝管式蒸发器由多层蒸发器片层构成,现有技术的加工方式为单个片层逐一生产后然后通过焊接后折弯组装,为提高生产效率,很多企业都可以实现两个片层的同时生产,这就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实现两个蒸发片层同时折弯的装备以满足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生产需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同时对两个片层同时折弯的丝管蒸发器立体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丝管蒸发器立体弯装置,包括机架及设在所述机架上的固定装置及弯管装置,在所述机架上设有操作台,所述的弯管装置为两套并按照对称分布在所述操作台上,所述的固定装置由气缸通过气缸支架固定在操作台上构成,与所述气缸相连的上夹板,下夹板安装在所述上夹板正下方的操作台上,在所述下夹板上设有固定凹槽;所述的弯管装置包括电机、连接板、活动弯管轮和固定弯管轮,所述的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安装在所述机架内部,所述活动弯管轮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电机,所述的活动弯管轮设在操作台上的环形槽内,所述的固定弯管轮安装在操作台上并与所述活动弯管轮相匹配安装。
优选地,所述的活动弯管轮和固定弯管轮设有与待弯管件相匹配直径的轮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设计合理,通过设计两套独立的弯管装置实现对两个片层的加工需要,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丝管蒸发器立体弯装置,包括机架1及设在所述机架1上的固定装置及弯管装置,在所述机架1上设有操作台2,所述的弯管装置为两套并按照对称分布在所述操作台2上,所述的固定装置由气缸3通过气缸支架4固定在操作台2上构成,与所述气缸3相连的上夹板5,下夹板6安装在所述上夹板5正下方的操作台2上,在所述下夹板6上设有固定凹槽7;所述的弯管装置包括电机8、连接板9、活动弯管轮10和固定弯管轮11,所述的电机8通过电机支架12安装在所述机架1内部,所述活动弯管轮10通过所述连接板9连接于所述电机8,所述的活动弯管轮10设在操作台2上的环形槽13内,所述的固定弯管轮11安装在操作台2上并与所述活动弯管轮10相匹配安装。
优选地,所述的活动弯管轮10和固定弯管轮11设有与待弯管件相匹配直径的轮槽。
使用时,将具有丝管蒸发器片层顶端的管组定位在下夹板6上的固定凹槽7内,然后启动气缸3,气缸3带动与之相连的上夹板5下压将丝管蒸发器片层固定,然后启动电机8,电机8旋转通过与之相连的连接板9带动活动弯管轮10在环形槽13内转动,通过活动弯管轮10与固定弯管轮11之间轮槽的作用,将安装在此处的管组进行弧形折弯。最后,操作人员将固定住的丝管蒸发器的两个片层对折,完成丝管蒸发器的立体折弯。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太通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太通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6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