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肚菌子实体病虫害防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6648.1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1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逸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逸帆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64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羊 菌子 实体 病虫害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肚菌子实体病虫害防控方法,属于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羊肚菌子实体病虫害防控方法主要以清洁场地和播种后的防治管理为主,一方面利用桦树林间的落叶,配以麝香壳和干姜焚烧成灰烬与栽培土相混合对土壤进行杀菌,与现有药剂土壤消毒法相比,避免土壤有害化学物质的残留,更加环保;另一方面,通过对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特点,特采用适时浇水降温,并适时喷施低温防病虫害药液,降低了羊肚菌子实体病虫害的发病率,使得羊肚菌发育良好,子实体重量增加,而且无任何农药残留,保证了食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羊肚菌子实体病虫害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羊肚菌又名羊肚菜,为羊肚菌属食用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的营养相当丰富,羊肚菌含抑制肿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病毒、抑制肿瘤等诸多作用。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食用菌栽培规模的不断增大,尤其是稀有的食用菌品种经过一系列的驯化已经实现了人工栽培,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羊肚菌,近年来已充分利用异株原生质体细胞融合技术已获得了优良纯菌株,能栽培出大量的子实体。但是也出现较多栽培失败的情况,失败的主要原因为病虫害肆虐。
研究发现,羊肚菌子实体主要的病虫害为寄生性病害和线虫病害。羊肚菌发生的线虫为害主要有小杆线虫,小杆线虫取食菌丝和子实体,引起子实体稀少、零散,菌丝萎缩或消失,局部菇蕾大量软腐死亡,其在30℃左右时生长繁殖最快;发生的寄生性病害主要有半知菌,它通过寄生在食用菌菌丝体或者子实体上吸收养分,使食用菌生长衰竭,或者不形成子实体,严重地影响了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现有技术对于羊肚菌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主要以以下三个方面:1、以预防为主;2、药物灭菌常用的几种药品有:0.5%保菇灵、0.2%克霉灵、0.3%多菌灵等;3、药物杀虫:常用的杀虫药为:敌敌畏、敌百虫等。而羊肚菌是珍稀的食用菌品种,采用单纯化学性的较大药剂进行灭菌和杀虫时直接处理子实体时容易影响子实体的生长和发育,而且更易造成子实体中化学农药残留量超标,无法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羊肚菌子实体病虫害防控方法。
为了实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羊肚菌子实体病虫害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场地选择:选择土壤类型为沙质壤,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在5-7cm,土壤pH在7-8,林地植被类型为桦树,作为羊肚菌的栽培场地;
②清洁场地:将水分含量低于10%的生姜切成厚度为2-4cm的薄片和收集栽培场地中桦树的落叶、麝香壳按照重量比5∶8∶4的比例混合,制成覆盖物,然后按1-1.5米开厢,厢面上均匀覆盖一层10-15cm厚的覆盖物,覆盖物上喷洒酒精,然后将覆盖物进行烧毁,待烧成灰烬,将灰烬与林地土壤按照重量比1∶10的重量混合作为菌种覆盖物,厚度为5-10cm,而后将羊肚菌栽培种播种在厢面上,播种密度为1.5kg/m2;
③防治管理:在播种后第10天,向厢面增喷一次防病虫害药液,在播种后第20天开始,每隔5天,向厢面增喷一次防病虫害药液,直至长出子实体;所述的喷洒时保持药液温度为4-6℃。
进一步,所述的羊肚菌栽培后至长出子实体期间,适时浇灌冷水,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70-80%,同时保持栽种羊肚菌的厢面温度为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逸帆,未经王逸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66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花菇的绿色环保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自动装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