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熄焦蒸汽的净化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7577.7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8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蔡承祐;霍延中;刘庆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00;B01D5/00;C10B39/0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熄焦 蒸汽 净化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工业废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化行业中湿熄焦塔塔顶蒸汽的净化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焦化行业中湿法熄焦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即使在应用干熄焦技术为主的焦化厂,湿法熄焦也作为一种检修备用技术而被使用。湿法熄焦具有设施简单、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但在湿熄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酚、氰化物、硫化物和粉尘的高温蒸汽,如果直接排入大气将会严重污染环境。在新颁布的《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中对焦化厂的废气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应用于湿熄焦蒸汽净化处理的成熟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熄焦蒸汽的净化处理工艺,其工艺路线简捷、投资成本低,能够充分净化湿熄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温蒸汽,实现湿熄焦过程尾气的达标排放特别是无“白雾”排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湿熄焦蒸汽的净化处理工艺,湿熄焦系统开始工作前,先启动洗涤降温装置,在湿熄焦塔内熄焦罐的上方形成水雾层,熄焦时产生的大量熄焦逸散物在热浮力的作用下急剧上升,经过水雾层时得到冷却,形成以粉尘颗粒为内核的冷凝液滴,随蒸汽继续上升;即在此过程中,蒸汽中的一部分颗粒粉尘被洗涤下来;经过洗涤降温后的蒸汽在湿熄焦塔内的上升速度有所下降,在通过折流除尘装置时,以粉尘颗粒为内核的冷凝液滴被吸附并通过机械碰撞而沉淀在折流除尘装置上;在湿熄焦塔内被初步净化的蒸汽通过湿熄焦塔顶部的吸气罩收集后排出;折流除尘装置上附着的焦粉颗粒通过湿熄焦塔顶部喷淋清洗装置定期自动清洗;还包括如下步骤:
1)湿熄焦塔顶部通过吸气罩收集的高温蒸汽经过高温蒸汽管道、尾气处理器后进入蒸汽吸收塔,在蒸汽吸收塔内,高温蒸汽与一级盘管水冷器、二级盘管水冷器中的工业循环水充分接触换热,冷凝液自流至蒸汽吸收塔底,并通过底部的排水口排至粉焦沉淀池;
2)在蒸汽吸收塔换热后的尾气通过尾气管道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二次净化,其分离出的粉尘、水滴及其他污染物进入粉焦沉淀池;
3)经过旋风处理器二次净化后的尾气,通过风机进入尾气处理器,在尾气处理器内利用高温蒸汽的热量将尾气中未吸收的水蒸汽和空气加热至非饱和状态,其分离出的粉尘、水滴及其他污染物进入粉焦沉淀池,加热后的尾气经烟囱达标排放,且排放时无“白雾”产生。
所述尾气处理器为管壳式换热器,吸气罩收集的高温蒸汽经过高温蒸汽管道进入尾气处理器的壳程入口,与尾气换热后的蒸汽自尾气处理器的壳程出口进入蒸汽管道;经旋风处理器二次净化后的尾气由风机送入尾气处理器的管程入口,与高温蒸汽换热后由管程出口送往烟囱。
所述洗涤降温装置为喷淋装置或雾化喷淋装置。
所述折流除尘装置由至少2层折流板组成,每层折流板由木架及按折线型排列的除尘格栅板组成,各层折流板的除尘格栅板交错排列。
所述尾气处理器前的高温蒸汽管道上、蒸汽吸收塔前的蒸汽管道上、洗涤降温装置上游的送水管道上分别设电动阀门,以上电动阀门以及旋风分离器的驱动装置、风机的驱动装置分别连接湿熄焦控制系统;洗涤降温装置的进水量、高温蒸汽流量、蒸汽流量以及旋风分离器和风机的进气量均与湿熄焦系统的焦炭处理量及处理过程相关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湿熄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温蒸汽经过汽水换热等过程,通过蒸发、凝结作用达到充分吸收蒸汽热能的目的;
2)蒸汽吸收塔、旋风分离器及尾气处理器中分离出的蒸汽冷凝水、粉尘等污染物排至粉焦沉淀池,可集中送至焦化厂内的酚氰废水处理工段处理,无污染物排放;
3)通过设置尾气处理器,利用高温蒸汽的热量将尾气中未吸收的水蒸汽、空气等气体加热至非饱和状态,从烟囱排至大气的尾气达标排放,无“白雾”产生;
4)整个工艺系统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运行并与湿熄焦系统联动,操作简单,运行可靠,投资费用低,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湿熄焦蒸汽的净化处理工艺的工艺路线图。
图中:1.湿熄焦塔 2.熄焦罐 3.洗涤降温装置 4.折流除尘装置 5.吸气罩 6.高温蒸汽管道 7.尾气处理器 8.风机 9.蒸汽管道 10.蒸气吸收塔 101.一级盘管水冷器 102.二级盘管水冷器 11.冷凝液管道 12.粉焦沉淀池 13.尾气管道 14.旋风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75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风扇(FL‑1607)
- 下一篇:台地扇(FD35‑B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