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引出线保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8232.3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0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阮小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221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引出 保护 结构 | ||
1.一种电机引出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机端盖侧壁上形成有开口朝向电机壳体并贯穿电机端盖轴向端面的定位缺口,或电机壳体侧壁上形成有向开口朝向电机端盖并贯穿电机壳体轴向端面定位缺口,所述定位缺口呈开口逐渐增大的敞口形结构,所述定位缺口处配合有护线套,所述护线套形成有供引出线通过的贯穿孔,所述护线套由定位部、位于定位部外侧的外限位部、位于定位部内侧的内限位部构成,所述定位部外缘形状与所述定位缺口形状相同,所述外限位部的部分或全部外缘位于所述定位部外缘的外侧,所述内限位部的部分或全部外缘位于所述定位部外缘的外侧,所述护线套与电机配合以使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定位缺口内、电机侧壁位于外限位部与内限位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引出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线套上设有第一护线管,所述护线套与电机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护线管位于电机外侧,且所述第一护线管呈弯管结构,所述外限位部、定位部、内限位部的贯穿孔的轴线与电机轴线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引出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线套的定位部配合在所述定位缺口内,以使部分定位部位于所述定位缺口轴向外侧,所述电机端盖与电机壳体固定,以使所述定位部被压紧在所述定位缺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引出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端盖轴向端面与电机壳体轴向端面形成有相互配合的止口结构,所述定位缺口设置于具有凹止口的电机端盖或电机壳体上,所述电机端盖或电机壳体的轴向端面具有外缘轴向端面和内缘轴向端面,所述外缘轴向端面轴向位置位于所述内缘轴向端面轴向位置的轴向外侧,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一部和定位二部,所述定位二部位于所述定位一部内侧,当所述定位部配合在所述定位缺口内,部分定位一部位于所述外缘轴向端面的轴向外侧,部分定位二部位于所述内缘轴向端面的轴向外侧,且所述外缘轴向端面的轴向位置位于所述定位二部的轴向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引出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缺口呈开口逐渐变大的U形结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引出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限位部靠近电机的一侧端面为平面,所述电机端盖侧壁外表面和/或电机壳体侧壁外表面具有与所述外限位部配合的平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引出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限位部靠近电机的一侧端面为平面,所述电机端盖侧壁外表面和/或电机壳体侧壁内表面具有与所述内限位部配合的平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引出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限位部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定位部的轴向长度,当所述定位缺口设置于电机端盖上,所述护线套、电机壳体和电机端盖三者固定,并使所述外限位部遮覆所述定位缺口,且所述外限位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电机壳体侧壁外侧并与电机壳体侧壁贴合;当所述定位缺口设置于电机壳体上,所述护线套、电机壳体和电机端盖三者固定,并使所述外限位部遮覆所述定位缺口,且所述外限位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电机端盖侧壁外侧并与电机端盖侧壁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引出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限位部和内限位部沿电机轴线平行线的剖视图外缘形状均为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机引出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缺口由外至内包括缺口一部和缺口二部,所述缺口一部和缺口二部形成有台阶结构,所述缺口一部处的开口大于缺口二部处的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82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罐体密封性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起动机实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