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公害红心火龙果高产值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8769.X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8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朱雪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秀兴农场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1 | 代理人: | 曹孝陈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害 红心 火龙果 产值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公害红心火龙果高产值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龙珠果、仙蜜果、玉龙果。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果实,呈椭圆形,直径10-12厘米,外观为红色或黄色,有绿色圆角三角形的叶状体,白色、红色或黄色果肉,具有黑色种子的水果。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以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火龙果属于凉性水果,在自然状态下,果实于夏秋成熟,味甜,多汁。
火龙果为 多年生攀援性的 多肉植物。植株无主根,侧根大量分布在浅 表土层,同时有很多气生根,可攀援生长。根茎深绿色,粗壮,长可达7米,粗10-12厘米,具3棱。棱扁,边缘波浪状,茎节处生长攀援根,可攀附其他植物上生长,肋多为3条,每段茎节凹陷处具小刺。由于长期生长于热带沙漠地区,其叶片已退化,光合作用功能由茎干承担。茎的内部是大量饱含粘稠液体的薄壁细胞,有利于在雨季吸收尽可能多的水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公害红心火龙果高产值的培育方法,能够防治叶子发黄和白绢病。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公害红心火龙果高产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为火龙果种植地搭建暖棚;
(2)种植地土壤选择pH值为5.4的赤红壤,将鸡粪1200kg,参入谷壳灰800kg,搅匀后施于畦面,再施钙镁磷肥,用锄头充分搅匀,种植地整细作畦,畦深20cm,畦宽1.5m;
(3)选择扦插法,选择生长充实的筋节,截取20cm的小段,待伤口风干后插入沙床中,扦插后无需浇水,保持土壤干度,13天后开始浇水,生根后移植原先整理好的土壤中,埋入畦沟深15cm,株距30cm,浇透水。
(4)每隔20天施1200kg的复合肥,在开花结果期间要增补钙镁肥,结果期保持土壤湿润,树盘用草覆盖,天气干旱时,2-3天浇一次水;
(5)待果实成熟后,用采摘剪剪果实根部即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的种植地为半亩。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的扦插法适于每年春季。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5)中,果实成熟期为13个月左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防治叶子发黄和白绢病。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一种无公害红心火龙果高产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为火龙果种植地搭建暖棚;
(2)种植地土壤选择pH值为5.4的赤红壤,将鸡粪1200kg,参入谷壳灰800kg,搅匀后施于畦面,再施钙镁磷肥,用锄头充分搅匀,种植地整细作畦,畦深20cm,畦宽1.5m;
(3)选择扦插法,选择生长充实的筋节,截取20cm的小段,待伤口风干后插入沙床中,扦插后无需浇水,保持土壤干度,13天后开始浇水,生根后移植原先整理好的土壤中,埋入畦沟深15cm,株距30cm,浇透水。
(4)每隔20天施1200kg的复合肥,在开花结果期间要增补钙镁肥,结果期保持土壤湿润,树盘用草覆盖,天气干旱时,2-3天浇一次水;
(5)待果实成熟后,用采摘剪剪果实根部即可。
区别于现有技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1)中的种植地为半亩。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3)中的扦插法适于每年春季。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5)中,果实成熟期为13个月左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秀兴农场专业合作社,未经太仓市秀兴农场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87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